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这位老同志到底说了些啥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这位老同志到底说了些啥

发布时间:2020-08-07 19:12:56

1、年轻时候的马尔萨斯是一个幸运的小同志,老了以后是一个博学的老同志,家境好,他爹是知识分子,从小就培养了他成天思考一些没卵用问题的好习惯,如果他家境差,那就会成为一个作风古怪的有思想的农民,不过恰好家境好,去剑桥读了神学院,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学家。而且他是兔唇,比较害羞,这样可以省出部分社交时间拿来抓学习,这也是这些年“内向型人格优势”的核心思想。

2、在他之前,大家关于人口已经有了很深的研究,基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人多才会富裕,人多干的活多嘛,而且在马尔萨斯那个时代,英国正在经历工业革命,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强国,这个说法似乎是正确的,因为英国真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才向海外疯狂的输送海盗,囚犯,异教徒,以至于到了马尔萨斯出生的时候,全球遍布英国殖民地,而法国相对而言比英国人口密度低,海外的英国人是法国人的上百倍,法国在海外能拼的过英国有了鬼了。 

3、马尔萨斯支持另一派,人口太多是悲剧的源头,他认为环境资源有上限,人口增长过猛,很快人口就会触及到资源天花板,到时候伴随这种人口触顶,全社会生产出来的粮食养不起那么多人,自然会发生大量的天灾人祸来消灭人口。 

此外经济史学家发现了“工资铁律”,也就是说,过去几千年里工资一直没啥变化,基本停留在生存线附近,大概是450美元左右,农民们赚的钱多就生孩子,抵消这部分收入,如果低于生存线,那就是活不下去嘛,很快就死一大堆,社会整体收入又回到那根线了。

4、马尔萨斯这个观点最早启发了达尔文,达尔文当时正在苦思冥想,他发现的相同的一群鸟,分居在两个岛上,过几百年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百思不得其解啊,抓耳挠腮啊,马尔萨斯的思想启发了他,达尔文突然意识到,卧槽,原来是环境就跟个剪刀似的定期收割,收割次数多了,微小的差异积累下来就变成两种物种了。

5、而且马尔萨斯这个观点在前工业社会解释起来非常生猛,比如我们知道,大明灭亡前,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环境骤变,支撑不了那么多人,全世界范围内都陷入了战争和灾祸,比如中国农民大起义,英国资产阶级也反了,在马斯顿荒原国王和议会打起来了,欧洲政治经历三十年战争,德意志死了近一半的人。。。。 不过死的人多有个好处,资源过剩嘛,多出来的资源可以发展资本主义。

6、病因已经找到了,有药没?有!马尔萨斯一辈子有两个主张,一是穷人饿死活该,政府甚至应该给穷人绝育,达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且当时英国人动手能力非常强,说干就干,就在鸦片战争前几年的1834年,通过了”新济贫法”,在自己的国土上搞集中营给穷人绝育。 

新济贫法废除了“院外救济”,取消对无业贫民的一切金钱和实物的救济,只允许一种救济方式,即把他们收容到习艺所中。贫民只有在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食物救济。而该院实际上是集中营。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住宿拥挤。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居,达到绝育的目的。

多说一句,英国人让大家误以为集中营是德国人发明的,奥地利人让大家误以为希特勒是德国人,美国人让人误以为三光政策是日本人发明的。

7、马尔萨斯还意识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卖不出去,所以他的另一个主张是:不要学美国人把牛奶倒河里,而是给他们神职人员,地主,官僚消费掉,对,马尔萨斯是神父,大家都觉得神父是蛀虫,出于阶级感情,马尔萨斯自己觉得神父非常高尚,可以积极消费,又不生孩子,为国分忧。英国当时上层普遍支持马尔萨斯,不然也不会有那个法律。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比如那个李嘉图。李嘉图与马尔萨斯保持了长期的争论和友谊,临死还把自己一部分遗产赠送给马尔萨斯。友谊是因为李嘉图赞成穷人饿死活该,争论是因为李嘉图不赞成马尔萨斯提出的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对经济的贡献,李嘉图自己是官僚兼股民,自我定位是半官半商,他觉得官僚地主商人海军才是帝国柱石,马尔萨斯他们神父群体是蛀虫,何德何能,竟然敢跟官僚放一起,岂有此理,要点逼脸不。

8、马尔萨斯说的这个逻辑被称为“马尔萨斯魔咒”,前工业化时代,任何积累最后全部会变成人口,环境产出多,人口就多,环境产出变少,人口就会被收割,收割的太猛了,等到平静下来,人口就会大爆发,这也是为啥历朝历代建国前一百年都无一例外出现人口翻好几倍的情况。 

9、马尔萨斯理论里有个问题,为啥人类生孩子的欲望那么大,会一直生,直到环境撑不住?最近几年靠谱的说法认为,“生孩子”和“消费”是一样的,而且“消费”能替代“生孩子”,农业社会工业品少,土地增产也干不了别的,你总不能要求旧社会的农民买个手机或者mp3吧,于是就生孩子,概括说,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提高人均收入,变成人口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城市就是最好的避孕药”,城市里好玩的东西多,生小孩就不再那么好玩了,而且家庭剩余可以出去玩,可以买机械键盘,戴森吹风机,SK-II,面膜什么的,日本宅男靠收集手办,游戏机,AV小电影就可以过一生,生孩子干嘛,日本生育率暴跌,急剧老龄化这一现象,事实上已经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出现了这个苗头。

10、马尔萨斯的理论很多人误以为是工业化时代以前的,所以工业化时代以来就没这个问题了,太年轻,马尔萨斯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洛克菲勒三世,他成立了人口理事会,并且在1968年,出现了影响后来人类很多年的两个东西,一是斯坦福大学出版的《人口爆炸》,认为人口爆炸会导致经济崩溃,自然资源枯竭,大饥荒等等。

随后一堆科学家成立了“罗马俱乐部”,分析认为“人口和经济指数增长,会导致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最终使经济在21世纪到达一个极限”,对,这个报告叫《增长的极限》,这两本书对全世界影响极大,一直到现在。美国政府高层的那个切尼,以及现在川普的经济顾问纳瓦罗,一直在鼓吹中国崛起是世界的灾难。而且洛克菲勒的人口基金会非常激进,认为“人口控制是仅次于核武控制的头等大事”,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操作减少人口。

10、马尔萨斯的理论对新中国初代大佬影响很大,很多人把毛主席理解成了一个农民,其实不是,他那样的学识放到现在也是至少三个领域大学教授,他自然是懂马尔萨斯的,所以他早在延安窑洞里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对工业化非常着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唯有工业化才能破除马尔萨斯魔咒。在工业化社会里,人力才是资源,在前工业化时代过剩人口就是累赘,而他接手的中国就是个前工业化社会。 

11、很多人都听说是毛时代搞“英雄母亲”,导致人口大爆发,事实上,这个口号是在延安时期搞的,那时候太艰苦,婴儿死亡率太高,1949年之后,只有一次在报纸上提到了苏联英雄母亲的事,不知道为啥后来就成了他的专利了。 

12.党内对人口的理解也是个过程,不过易富贤认真翻看了建国以来的各种材料,发现1953年开始,党就不遗余力地想控制人口,周同志说,“我国人口每年增长一千万,这是个大负担”。在随后的五年计划中,把节制生育写入了报告中。 

13、在1957年,毛主席是这么说的:“我看一个人平均三亩地太多了,将来只要几分地就尽够吃。当然,还是要节制生育,我不是来奖励生育”;随后马寅初跟着提出了他的“新人口论”,思想嘛,跟毛主席说的差不多,也就是把毛说的细化了一些,匹配上了一些数据,看起来更加专业更加学术化一些,比如“50年后有26亿人”,毛是赞成他的说法的,说“我们是同志”。不过当时的计划生育没有具体操作,依旧是老习惯,拎个油漆桶,在墙上刷上“少生孩子多种树”教育农民不要生超过两个孩子。

14、到了1958年,要大yue进嘛,发现人还是不够多,要多生一些,就把老马拉出来一顿批,多说一句,老马挺过了大革命,后来蹦跶的还很厉害。随后党内高层又觉得还是计划着点好,但是中国当时处于战后高生育阶段(那时候全世界生育率都高,刚打完仗大家有愿意生,而且没啥好玩的,生孩子就是消费),因为我国的人均粮食已经到了警戒线。到了1971年,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明令要求不要生太多,别超过两个,后来人口学家普遍认为这个思路是对的。当时建国后人口暴涨还有个原因,毛主席那时候搞卫生搞的很厉害,当时中国人均寿命从1950年的40岁,上升到了1980年的67岁,整整增加了27岁。

15、1976年以后,要反思嘛,反思来反思去,觉得中国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台湾是近5000美元)问题出在人太多,归罪于不控制人口,并且受《人口爆炸》和《增长的极限》以及人口基金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所以在1979年开始激进的“一胎化”,直到这两年逐步放开到那之前的二胎化。

全文完。

欢迎分享转载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这位老同志到底说了些啥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