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人才 从科举制看古代如何选拔人才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如何选拔人才 从科举制看古代如何选拔人才

发布时间:2020-12-22 16:32:20

科举制度贴的负面标签太多,但在选拔人才方面符合时代的需要。

说到科举制,有两个简单的问题:一、科举制是什么样的人才?二、科举制度是否只选拔人才?这两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正是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我们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误解,给它贴上了许多负面的标签。

先说第一个问题。科举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选拔国家管理人员而不是专业人员的体系。正是因为专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所以在选拔人才的数量、选拔人才的方式、人才的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上与专业人员的培训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科举制度下每年选拔的人才数量。

说到每年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数量,很容易想到每年高考结束不久,报纸上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报道,比如某省市文理类状元是谁,北大录取了多少状元,清华录取了多少状元等等。

虽然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也没必要当真。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状元”已经退化到了一个非常不体面的程度。因为中国古代每届只有一个冠军,也就是三年只有一个冠军。但是现在我们每年有多少冠军呢?由此可以提另一个数字:有多少学者考上了延续200多年的明朝?我粗略计算过,根据明朝的基本数据,每三年大概有300个学者,也就是平均每年100个左右。

为什么只录了100?因为岗位只有100个。既然被授予进士称号,就必须给他一个相应的职位。这是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录取的学者人数。看到这个数字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每年的博士和硕士招生人数。我们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博士找不到满意的研究所或者大学,是大学本身还是社会没有那么大的需求?答案很明确,就是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人才。所以,培养某些人才,并不是让多少人才就录取多少人才,而是让社会需要多少人才就录取多少人才。

根据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图,聊斋先生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均告失败,直到72岁去青州做贡生。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国家经理的录取问题,涉及录取政策等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照顾不同地区。在进士的录取上,录取并不完全以成绩为准。如果仅仅基于政绩,就会造成这样一个问题:比如明朝江浙一带可能占据中央和省级领导80%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垄断全国的权利。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非长江流域的人会认为这个权利代表的不是国家,而只是这个小地方。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一定有几个少数民族。这个一定要注意,不然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权利没有代表性。缺乏代表性的后果不利于国家稳定。

除此之外,科举选拔的人员都是高官。国家对在哪里做官也有明确的规定:任何官员都不能在自己的原籍国做官。这和专业人士的立场不同,专业人士不在乎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原籍国。在明清时期,这一规则得到了严格执行。比如你是湖北人。当官一定要尽量远离湖北。目的是防止国家资源被你个人利用,让你的权利可以稍微公平一些。

另外,对于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其后代能否享受特殊优待?优惠到什么程度?以前对此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封妻荫子”。因为你对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该给你回报。一种方式是提升自己,另一种是给后代更多的机会。当一个人的地位到了很高的程度,其实是希望这个利益落在后人身上。

这些好处能给到什么程度?在明朝,一般的做法是:如果级别高,可以生个儿子或者孙子,直接当官到一定级别;如果孩子还没到当官的年龄,可以不考就去国子监读书,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直接当官了。

但在这里,明朝做了严格的限制:“封妻荫均”的数量和级别是有限制的。这是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真的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会给他回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超过这个回报,否则这个权利的公信力就会受到危害。

第二个问题:科举制度是否只选拔人才?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作用是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可能同样重要,就是淘汰人才。

为什么要淘汰人才?因为社会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人才。这种情况下,肯定还有一部分人才找不到地方用。用什么方式淘汰他才合理?这是很多机构和权力机构之间非常大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很多学者经常感叹这个问题。韩愈《马硕》感慨道:“千里马是常事,伯乐不是。”这其实隐含着一个命题:千里马多,但被发现的,真正有机会施展才华的,其实很少。

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叫《释密诗序》,说天下安定,意思是国家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特定的人才类型。我们都可以理解,乱世需要会打仗的人。没有文化没关系,只要他们能打。“刘翔不读书”,刘邦项羽不读书,天下臣民需要读书的人,所以在天下平的时代,文人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但世界上所谓的装备,就是会打仗,有战略的人。他们已经在很远的地方失去了黄金时代,找不到使用它的地方。

所以欧阳修在他的诗里表达了他的感受,他在京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但有些人才只能是社会底层的马车夫。他经常去市场和那些人打交道,希望在他们中间找到一些有特长但地位不高的人。他遇到一个叫石的人,他能喝很多酒。然后看了施密的表演。后来,石曼青死了,石弥彦也老了。欧阳修写了这样一篇诗序,其实他表达了自己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感受:任何一个时代,都必然有一些不适合这个时代的人才;这个时代不需要你拥有的天赋。

如果你是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人才,有机会吗?引用王安石写给他朋友的墓志铭,他说我们都知道你是个人才,你在这方面真的很有能力。而且很多人推荐你,你也想当官,没人打压你。为什么生活中混的水平这么低?他说这个问题我没找到答案。其实他不是没有答案,只是不想说。

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即使你是适合这个时代的人才类型,也不一定能找到机会,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数量是相当有限的。既然每个社会都一定有一些优秀的人才,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副作用降到最低呢?人才没有被重用,这是个人无法承受的事实;对于社会来说,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当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找不到用武之地的时候,他必须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让他即使还有怨恨的情绪,也不要和社会形成对抗心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考察科举制度的时候可以对它大加赞赏的原因:它可以在淘汰人才的时候把副作用减少到一个较小的程度。

所以从科举制度必然淘汰人才的角度来说,最好是减少淘汰人才的副作用。因为其他途径,人才被淘汰后,有了明确的仇恨对象,最后他会把这种仇恨转移到国家。当很多有能力的人把一些仇恨变成对国家的仇恨时,国家就面临着很多威胁。科举制度可以将这种威胁降到最低。所以可以说,从宋朝开始,虽然每一个朝代最后都灭亡了,但并不是文人导致了它的灭亡。这位学者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怨恨转移到国家层面。

欢迎分享转载 →如何选拔人才 从科举制看古代如何选拔人才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