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新读后感24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新读后感24篇

发布时间:2020-08-28 15:19:38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新读后感24篇

篇一

10月1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的十九大盛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近三个半小时的报告,突出“四个新”——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以自己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全国人民爱戴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伟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古时的舜、胶鬲、孙叔敖、百里奚身经磨难,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拥有一席之位,成为人们一贯引用的励志传统教材。这么遥远的人物,对于时代完全不同的我们来讲,理解起来难免晦涩。如果换作一位声名显赫、时常出现在电视机中的新闻中心人物——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样的伟大人物来讲,他的成功经历,是不是更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索呢?

我一直爱看人物传记,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讲述这位伟人,如何在最黄金岁月,埋头于最贫穷的陕西,蓄精养锐,默默耕耘,七年磨一剑。让我们跟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步伐,去探秘其传奇人生,走近这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年轻人”吧。

书的封面上是习近平同志下放时黑白照片,显得平凡朴实,憨厚可亲。时值19岁的清秀少年,留着小平头,身材挺拔伟岸,虽满脸稚气,却显意气风发,身着首扣解开的衬衣,左手搭在肩番布包带上,右手伸入裤口袋,微微斜拧着身子,站在泥泞小路上,亲切自然,浅笑盈盈,活脱脱青涩后生模样,跟邻家男孩几无差别。身后村落透着浓郁乡土气息,让人无端地想起,父辈们在农地里挽起裤管,赤脚走进稻田,头顶烈日,躬身插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热火劳动景象。

该书以采访实录方式,用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的形式,通过采访与习近平同志密切接触、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人,还原了自1969年1月到1975年间他生活经历真相,记录下放到陕西延安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时,那段特殊人生经历,那段珍贵的青春韶华。

全书没有空谈阔论,没有歌功颂德,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情节,没有荡气回肠、轰轰烈烈的故事场景,亦无气势磅礴、大张旗鼓的背景渲染,只有最真实质朴的土语乡音,只有最亲切自然的人物对话,如挚友席地而坐,秉烛促膝畅谈,娓娓道来“咱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透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描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辅以图片佐证,有实可鉴,来不得半点虚夸,再现了非常时期的历史背景,把一个稳重踏实,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形像刻画得无限立体灵动。看看他那些年颇有建树的实例,瞧瞧他办事时春风化雨般举措,无不渗透着他的睿智与智慧,闪耀时代光辉。

这七年,是真拼实干的七年。书中交待最多的是他为陕西人民做的好事实事,仅任村支书一年多,他带领群众,修沼气池、办铁业社、挖灌溉井、创缝纫社、打淤泥坝、开代销店、植知青林、办扫盲班、整荒地、建水渠、灌农田、设磨坊……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印证着当年习近平同志如何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彰显那个头脑灵活少年敢做敢当、公道正派的作风。且不说何故让一个城市青年埋首基层,在逆境中磨砺,锤炼为挣满十工分的地道农民。细细思量,谁能把自己黄金年龄段大好青春奉献给农村?谁能跟穷苦农民打成一团,把乡民当亲人?而习近平成功做到了。他用七年的知青岁月,诠释何为“扎根基层”,如何真拼实干,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七年的历练,让已成为国家主席的他仍不忘初心,爱民如子,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七年,是砺志前进的七年。人生最低谷时,善良的陕西人民用最温暖的怀抱接纳了他,如同习近平自述《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所说:“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逆境中,习近平把磨难当作历练,真正沉下心来,放低身段,把感恩化作行动,耕地、播种、施肥、喂牛、打坝……他样样不落,与广大贫苦民众共同劳动,结下了真挚的鱼水深情。这段上山下乡的七年经历,是他丰华正茂的七年,是他厚积薄发的七年,是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习近平的“黄土情结”。“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它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而习近平同志属于前者,他坦然面对,崇学尚读,志在高远,深入基层,磨砺性格,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锤炼为沉稳大气的村干部,最后走近清华大学校园深造,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次蜕变,实现一次次华丽转身。正因为如此,在他人生上升期,从未忘记对人民的承诺,胸怀为民谋福祉的信念和抱负。试想下,下放农村后,他若是一味沉沦,整天颓废,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人生的际遇会怎样?答案可想而知。习近平说过“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这难道还不励志吗?

这七年,是厚积薄发的七年。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实世造英雄,英雄各有用武之地。有的英雄在战场上扛枪杀敌,有的英雄却在逆境中沉淀自己。在那样“风刀霜剑严相逼”风雨飘摇的年代,繁重的田地劳动已严重透支体力,若无坚强的斗志,哪来精力读书。可是,对于胸怀大志的习近平同志来讲,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如何困苦,他依然选择以书为伴,少量的衣食、大量的书籍,形成强烈的对比。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如饥似渴,惜时如金,读《国富论》、《资本论》,看《史记选》、《三国志》,诵诗词,习哲学,论军计,赏莫泊桑小说,评莎士比亚戏剧,钻研名著,欣赏美文,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文学、经济、哲学、历史、军事……他治国理政的雄韬伟略,他处事果敢的沉稳性格,他“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深邃思想,不正是得益于这七年磨炼、七年奉献、七年积淀吗?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善学善思,笃学不倦勤修身。“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正是这样环境造就这个意志坚定、务实创新、从容淡定、亲民和善,最终将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英雄。

这七年,是堪称传奇的七年。说到习近平的经历,可用跌荡起伏来形容。从繁华北京都市辗转千里来到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从“养尊处优”的国家领导人公子沦落为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从长安街和王府井宽阔大道奔赴到漫无涯际光秃秃的黄土高坡,其间落差自是不小。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到俭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固然谈不上奢华,但对于国家副总理家庭来说,饮没有甘露琼浆,应该不缺果奶饮料吧?穿没有华衣锦食,其码也得衣食无忧吧?居没有高楼大厦,总应有落脚四合院吧?可是,到了陕西延安文安驿公社梁家河,这里的生活环境可用“黄沙满天”字眼来描述,生活条件艰辛不堪,不仅经历“思想关、劳动关、跳蚤关、饮食关”四大考验,生活上饮黄土水,吃粗糠粮,住破窑洞。而且,比生活物质更困苦更难捱还有精神世界的空虚寂寞吧。谁都有这样的经历:少小离家,何等地忐忑,多少个彻夜难眠,多少晚泪湿枕巾,多少缕离愁别绪。说到底,对于一个不过15岁的习近平同志来讲是,心里应该历经数次挣扎。彷徨也罢,失望也罢,寂寞也罢,他历经磨难,最终创造辉煌。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是中国历史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也从苦难中来,到辉煌中去,谓之传奇,实不为过。有句话谓“将寂寞坐断,才可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正契合此景。

掩书自思,感慨万千。七年青春光阴,跟生命长度来讲,或许不算长,但对于宝贵的青春来讲,着实太长了。在这般年纪,本应坐在舒适的教室里尽情遨游书海,或伴在家中尽情享受父母万千宠爱,而他的七年流金岁月,“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励精图治,拼搏进取,用六字概括——励志、担当、前行。我曾在农村待过,缺衣少食、没盐没油的清贫日子经历过,所以,更能感同身受,体会到他曾经的辛酸苦辣。

扪心自问,震耳发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他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并取得了今天永载史册的成就;“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正是因为他一点一滴积累,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实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铮铮誓言,把苦难作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把无悔的青春镌刻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励志教材,若将此书拍成电影,堪称一部绝佳人生励志大片。以伟人为范,对于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财政青年人来讲,早已实现物质极大富有,身处顺境,更应该向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学习,牢记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诲,保持一股激情,树立一种志向,工作中求真务实,用自己平凡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二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从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吃苦、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当年实际年龄尚不满16岁的习近平毅然去农村接受磨练,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然后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吃苦是当时习近平的勇敢选择。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从一开始就做好吃苦的准备,主动去接受挑战,接受磨砺。书中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近平每天下地干活,经常一身黄土,慢慢也就习惯了。他以前在北生活,没被虱子咬过,刚来梁家河的时候,腿上经常被虱子咬得红肿一大片,奇痒无比,他经常挠,后来都挠得流脓流血。他坚持下来了。都说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村里人的思想一直比较封闭对一些新观念新想法,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反对。当时习近平主张办沼气,也面临这样的情况,村里有一部分人,特别是思想观念保守的老年人就议论说:“挖一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面对老百姓的质疑,习近平挨家挨户的做宣传,终于把群众工作做通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稳步提升,即便相对于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基层的生活相对艰苦一点,但是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基层的生活条件相比,真的不算什么。在脱贫攻坚紧要关头,驻村工作也会遇到老百姓不理解的地方,我们需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一样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是面对质疑时一遍又一遍解释的坚持,是不摆脱贫困不罢休的持之以恒。

同时,永远不能放弃研究和思考。习近平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店,有缝纫店,有代销店,有磨坊……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在他一年多的带领下,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作为驻村工作组成员,要根据所驻村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调整产业结构,带领老百姓种植气候适宜的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收入;对于有想法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在本地创业就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帮助协调项目和资金,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每一代人和每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可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但是吃苦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今天的我们,一定要敢于发扬这种不怕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让“苦”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亮丽底色!

篇三

最近,农发行麻城市支行掀起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热潮,就本次学习谈谈个人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近平同志曾经讲,7年的知青岁月带给他两点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可以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在艰苦的实践锻炼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认为每个共产党员甚至是入党积极分子都应当读好这本书,从书中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首先是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他人生最艰苦的时期,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七年的知青岁月,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青年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总书记从不谙世事的"知青"到自称"是个普通农民""是黄土地的儿子",体现的是思想深处对农村和农民感情的深刻变化,证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人民群众之中、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之中。为群众、为基层做些实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牢记于心的使命,即使放弃难能可贵的高考机会,也始志不渝。这一段虽苦尤甘,忧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人民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居于最高地位,也使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伟力。

其次是真正为群众办点实事,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事作风,为当地群众真正干出一点事情来,说的住嘴,记得住的“民心小事”。我们伟大的领袖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沼气池,这在当时是真正的民心工程、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为什么?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开山造田、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民做饭烧水所需的柴草极为短缺,建设沼气池,一则解决缺柴烧的困境,二则有利于减少砍柴割草,绿化荒山,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三则改善人畜粪便污染环境,开启农村美好幸福生活。但从第一点来讲,是解决当时制约农村生活的关键问题和困难,是迫在眉睫的民心工程。真抓实干,让当地群众受益,真正为了群众而真干事情,人民至今不能忘怀。

最后是思想和阅历积淀了最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善读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对我们的启示远远不止这些,作为祖国的青年,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在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楷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敢于吃苦,勇于克服苦难。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作为祖国的青年只有坚持好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篇四

初被安排来驻村,由于落差、环境的改变,使得自己的心情很复杂,但看到村里人民群众的困难,和想到自己来驻村的工作职责,自己很快调整了心态,迅速开始入户走访工作,召开群众会、院坝会、修缮村活动室、协调交通局为所驻村修通组路等。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认真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心想,总书记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够在村里知青七年,自己就更应该把驻村工作做好。这本精神食粮,让自己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了总书记当年知青的情况。

有追求: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它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远。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梁家河7年,习近平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后来返回北京,又有了有前途的工作,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为什么?这与他“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和抱负直接相关。一句话,在农村7年,习近平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是与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二是外部因素。如党组织的培养,家庭与环境的影响,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等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有追求”,主要体现在“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

能吃苦: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怕吃苦者,会整天处在抱怨之中而不可自拔。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说,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和担子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经受饥饿,使他们受到贫困,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们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说:“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这些朴实的话都是真实的写照。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开始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就是说,要找出一条从梁家河走出的路,对那时的习近平来说,实在太难了。如果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不到升华,就会处处怨天尤人。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度过了这四关,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能吃苦”,主要体现在他为民族、党和人民的事业夙夜在公、竭尽心力。

爱学习,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政治能帮助他明确政治方向,哲学能帮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质、问题、重点,历史能使他看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文学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而这,对他今日治国理政,尤为重要。今天,他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担当大任,不仅需要劳其筋骨,还要博览群书,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好比领导干部完成工作任务是过河,而过河需要船,需要桥,这里的“船”和“桥”,就是思想方法,就是工作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既从实践经验中来,也从学习、读书中来。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所以自己也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加强学习。

办实事: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为群众做实事,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一个党的工作者,只有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当习近平越来越多地了解当时农村的落后与老乡生活的艰苦,就越激发他为群众做实事的激情。习近平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认为,是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他要为民办事。想到为民办事这里,虽然自己已为水塘村修缮了活动室、协调交通局修通组路、指导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给困难的老百姓进行慰问,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为了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多想思路、多出点子、多办实事。

重辩证:习近平所读的书,最多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习近平认为,简单孤立地谈论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是片面的。如果认为辩证法仅仅是一个“斗”字,就把整个问题简单化了。习近平强调,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做各种细致的工作。他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认为把人的思想做通了,心理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习近平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是简单地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这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雷平生说,习近平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较多思考。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与他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

敢担当: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本村的老百姓总体素质还是好的,但是不免会遇到一些刁民、无理取闹的人,遇到这样的人,自己也从来不退缩,坚决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篇五

脱贫攻坚战激战正酣之时,疲惫彷徨之际,幸获组织部门配备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之如获甘霖至宝,手不释卷,思之如沐春风晨曦,醍醐灌顶。

回忆昔年刚驻村之时,仅参加工作一年半便被派驻到村扶贫,彷徨不知所措,茫然不晓西东,对基层农村、党建扶贫知之甚少,一如当年打起背包、坐着火车下乡知青的总书记,对未来充满迷茫未知,总有随波逐流之感。驻村第三年,为了盘州市减贫摘帽大局、为了单位和村里工作实际需要,也为了放不下的困难群众,毅然投身第二轮驻村,坚守阵地不离开。随着日益繁忙的工作、长期节假日加班不能回家的现实、吃住和严寒带来的考验,让人渐渐产生了烦躁苦闷不平衡、质疑继续驻村决定是否正确的念头。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感慨于习近平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这一传奇经历,更敬服于在困境中乐观坚守、始终对基层农村和贫苦大众饱含深情厚谊的坚强品质。书中提到,在面对大学招生和提干时,总书记淡然处之,“走不了我就在这儿待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他始终把自己当成黄土地的儿子,“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立处当时的政治环境,作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民生情怀的,不是作秀和空口号,总书记用自己的七年知青岁月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我们抱怨村里住宿条件差、吃饭没保障、群众工作难的时候,却没想过,总书记去陕北知青之时,农村条件极为艰苦简陋,要过“四大关”,住的是窑洞土炕、吃的是酸菜糠团子、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走的是前无古人的知青路,想回家探望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总书记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农民、黄土地的儿子,在农村的广袤天地里笑对困难、苦干实干、书写人生,铸就了对贫困群众的至深感情、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对基层实情实际的深刻认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的。

在面对群众时,总书记眼里没有贫穷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在与人交流谈话之时,及时对方是再穷的人,也都会全神贯注的听。“那个时候,只有坚决依靠老乡。找到老乡,才能坚持斗争,坚持生存。哪有嫌弃农村生活艰苦、农民落后的道理?如果那个时候离开老乡,共产党员一天都活不了”。他始终把群众的事情和利益看得最重,他的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上总体现了: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他用修水池、办沼气、铁业社、代销店,一件件实事磨炼了自身,发展了经济,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时至今日,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每一个布局部署都还是体现了朴实的为民情怀。

全书读毕,总书记的言行举止、积极乐观、好学不倦、脚踏实地的品质和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驻村干部去深学细研、感悟自身,净化思想、提振信心、明确方向,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好十九大主要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篇六

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如今,离开梁家河40多年了,他依然能一见面就叫出乡亲们的小名——随娃、黑子、铁锁……回忆起和总书记交往的点点滴滴,乡亲们说:“近平从来没有忘了我们,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心里不仅装着梁家河的父老,也始终惦念着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乡亲。

梁家河现任党总支部书记石春阳感慨地说:总书记留下的无价财富里,有一份财富叫“情义”。

1969年1月,下乡知青习近平来到陕北革命老区,来到这个小山村。那时的陕北,家家住在土窑洞,面朝黄土背朝天。“习近平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就给贫穷的村子带来了生机。”他带领村民修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打了灌溉井,办了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磨坊……“至今村口最大一块淤地坝,还是近平当年带着我们整的。”石春阳说,总书记给村里留下的设施今天还在用。他总是办群众最需要的事,还留下了一份40多年的情义,暖了全村人的心。

“近平把情义看得像山一样重。”石春阳说。村民吕侯生的腿因为修窑洞被砸了,习近平收到信,随信寄去500元钱路费,接吕侯生到福建去治病。“不仅救了他一条腿,也救了他一个家。”习近平当年和村民张卫庞一个大锅里吃饭,临走前送给他一个自己十分珍视、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2015年2月,近平回梁家河时听说张卫庞种果树,还专门去了一趟山上果园看他。”

“重情重义”的人民情怀,是一份责任,是熔铸宗旨意识的炼金炉;是一种坚守,是检验信仰初心的试金石;更是一种鞭策,是指引为官从政的指南针。亲百姓,爱故土,有情有义——一个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领导人最能赢得人民支持。“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情重义”的人民情怀告诉世人,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与老百姓心相通、血相连。心里装着老百姓,时刻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火红,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成真。

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1969年初,还不满十六岁的习近平开始了上山下乡历程,在梁家河村插队七年,度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留下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在知青上山下乡的七年,习近平从艰苦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和品格,他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们青年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青年学习奋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在艰苦的实践锻炼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认为每个基层干部都应当读好这本书,从书中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基层干部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念。要学习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在实处,善于接触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汇集民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不懈努力。

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基层干部要坚定实干苦干精神。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形成拼搏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为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才知道为什么总书记会告诫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会寄语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会赋予青年复兴中华的重任。本书通过十九篇访谈稿,再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知青上山下乡的七年,习近平从艰苦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和品格,他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们青年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青年学习奋进。

一、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当年习近平到梁家河时,带了两箱沉甸甸的书。他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白天到山上劳动,晚上一有空就读书,数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当年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看书、阅读、思考,这种定力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么?

知青时代的习近平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广涉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去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来阅读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问题,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正是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能力,影响了他的一生。

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当代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以习近平同志为学习榜样,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二、学习他苦干实干的作风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一个人。初到梁家河时,习近平并不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但他能很快调整好自己,和农民融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踏实劳动,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在临去清华读书前,他说把自己的心留在了这里,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中,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没有消沉,在这七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一番成绩。当时作为大队书记的他,带领梁家河人民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打坝地、办代销社、搞河桥治理,办每一件事,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没想过放弃。因为他心里装着老百姓,有一股青春的闯劲,不断克服困难,最终还是把事情做成了。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当代青年人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通过自己苦干实干,增长才干。

三、学习他志存高远的理想

经历过梁家河数年苦难和磨炼,习近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并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这就是当年他离开梁家河时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理解、懂得农民。只有真正在基层受过苦的人,才能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当代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奋勇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大潮。今后,我们青年要继续坚定不移高举党的旗帜,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决策。我作为一名检察院青年团员,要刻苦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平和正义;要勇于担当、勇于创新,为推动我们检察事业的发展献智献力。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当代青年要开启新征程,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紧紧盯住宏伟蓝图,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科学干、创新干,在新时代的宽广沃土上辛勤耕耘、奋勇开拓、建功立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当代青年应当学习那些在艰难困苦之中依然顽强地寻找和实现人生意义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篇九

记得原来在即将高考的那年,在我迷茫不知方向、奋斗不知希望的时候,老师建议我好好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来没怎么听过老师“教导”的我,这回却听话了……结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每每面对做不完的习题和考不完的模拟以及学习外各种物质的诱惑时,我以保尔·柯察金为榜样,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坚信“付出就有回报”,最终助我顺利考上大学,为实现人生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至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仍然伴我左右。

现在在我驻村工作即将结束的年头,在我人生的事业和生活即将进入另一阶段的时候,我有幸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怀着虔诚、敬畏、渴望的心认真研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榜样是希望,承载着梦想。用毛主席的话讲,榜样“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学习具体的典型榜样,往往比接受抽象的原则方法要方便得多,特别是榜样如果就在身边的话,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这样由一到十、由点到面,相互感染、竞相仿效,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先进典型的普及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蕴含着的无比巨大的、让人倍受鼓舞的、永远不会忘记的、能时刻给予我能量的精神力量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从中找到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习方法,找到了面对困难、面对问题时“辩证思维”式的工作方法,更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真正根源,等等,这些,让我在人格塑造、精神世界上得到了升华和洗礼,对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有了重新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有了全新体会,更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有了新规划和新希望。“全都是书”“沼气要大办,政策要落实”“为人民办实事”等等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原来这就是“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原来这就是化繁为简、大道至简……我坚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会成为我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

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让我明白,毅力也是成功之本,这种韧劲、这种积累、这种坚持,化为汗水最终浇灌出了成功之花。保尔·柯察金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选择了挑战和努力坚持工作下去呢?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身受重伤仍然大难不死,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榜样、毅力和希望。榜样给了他坚定不移的方向,毅力给了他运用无穷的力量,希望给了他奋斗不止的梦想。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依然忘我地工作着,有休息机会仍然坚持工作,其坚持不懈的毅力真是难能可贵。《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收录了当年与习近平总书记同期插队下乡的知青以及当地村民的采访实录,亲历者以“唠家常”的方式回忆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细节,还原了一位大国“掌舵人”的成长经历。和保尔·柯察金上战场时的年龄差不多的是,总书记也是十几岁就下到最基层,面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环境,他克服“思想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等各种困难,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以及在追求真知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让总书记从梁家河村一名普通插队知青到村支书,最终成长为国家领袖。可以说,总书记这七年的艰苦生活,不但让我懂得了“梦想从学习开始”,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更懂得了直抵我灵魂深处的“愈是军情棘手,众议纷纭,愈要心明力定,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的那份淡定和从容。

还记得,总书记去正定工作之前,“他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给下面的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每每读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沉思、拍案叫好,这是何等的抱负,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务实为民,何等的淡定从容。呔,“带住”,“也没什么”,是啊,又有什么呢。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固然更好,就算不成,能为百姓做事、做实事、做些实事,又有什么呢,还要什么呢,“也没什么”啊。好一个“也”,好一个“没什么”,好一句“也没什么”。真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种精神境界的升华,不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更是对现在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忽然间,我回想起组织派我驻村前自己对驻村工作的束手无策和茫然无措:我为什么下去,我去能干什么,那地方到底怎么样,怎么和群众交心,怎么开展工作,我能适应吗,我能做好吗……一系列的问题充斥着我的脑袋。现在二年快过去了,我通过扎实的工作在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回想起当初驻村前的那一堆问号,连自己都鄙视自己:没体会过,怎么知道去做什么;没了解过,怎么知道要做什么;没去做过,怎么知道做不好……借用总书记的话说,就算“干得不好,就给下面的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啊。我们现在的工作条件不知道比几十年前好几十倍,我们接触的知识不知道比几十年前多几百倍,我们解决问题的“法宝”不知道比几十年前多几千个。这样的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还有什么理由不弄懂,还有什么理由干不好,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驻村工作如此,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每一样工作都是如此,每一个精彩人生也是如此。

“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同吃同住同劳动”;“近平真是个好后生”;“从未放弃读书和思考”,“有知识、点子多”“敢说敢做敢担当”;“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

“一心为民办事、善于为民办事”;“没有事,干完这一气儿再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篇十

近期,我认真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作为一名驻村队员,我认为这本书对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将我的一点认识和感想写出来,共勉。

一是苦中作乐扎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建沼气池,同乡亲们打成一片,只有同群众一起,才知道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现在的我也是一名身在基层的驻村队员,在村里和大家同吃同住,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乐趣。一方面,农村的住宿条件是有限的,生活上也有些不便,但是我们作为驻村的干部,努力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另一方面,农村的走村串户也和原来在机关单位的坐班生活不一样,我从以前一天8小时都坐在电脑前,到现在每天都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到每一个贫困户家和他们聊天,关心群众生活,从一开始没有人认识我,甚至觉得我们从市直机关下来的女生是吃不了这样的苦的,到现在我们可以与群众一起聊天,干活。得到了群众的信任的感觉真好。

二是踏实肯干勤学习。习近平勇于挑担,小小年纪就扛起了村支书重任,真抓实干地带领群众抓生产、搞建设。在没有来驻村之前,我只是一个文科生,掌握的也只是群团部门的工作经验,到了基层后,我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从不懂,到现在知道什么是集体经济,什么是危房改造,什么是农村医保,什么的修建道路的验收标准……总之,我学到了很多在机关学习不到的知识,甚至是“跨界”掌握了许多与我的原来工作不同的业务知识。

三是执政为民心系国。习近平同志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七年的黄土生活奠定了习近平立志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在离开梁家河的日子里,他始终关心着老乡的收入、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过去,我只是在文件上看到和知道农村的医疗改革,户籍改革,甚至是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通过新闻才知道的,但是通过接近一年的驻村,我切实地体会到了,把这些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可以为百姓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可以转变他们的思想,可以改变周围的人对农村的看法,让农村真正的变成让所有都羡慕的地方。

总之,看了这本书,我有许多的感受,只是有些还暂时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农村这样的广阔天地学到、感受到、成长到我毕生中不能在其他地方体会到的别样人生。

篇十一

读《习近平的七年和有岁期月》令我深受感动,发自内心觉得这样的总书记是个真、善、美的伟人,是个大写的人,是个值得被人民拥护、爱戴、尊敬的领袖。

他真。原以为他是高官子弟,走到哪里都会有特别地厚待、照顾,但恰恰相反的是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因为家庭原因目标大,反而在那个年代容易成为被无端非议的目标。他为和对面的队任会合离开原来的队伍走了捷径,就有了“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的喧嚣且传播挺快挺广,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异口同声说习近平是好后生才使得类似的风波消散没有造成后果。他的父亲被迫害多年,母亲也过者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头上还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这对于当时不满16 岁的少年习近平来说是多么的沉重的思想包袱。生活条件恶劣,被跳蚤咬得全身的包又红又大,再加上挠破的血和感染脓,看上去很吓人;缺乏蔬菜,他用手抓起生酸菜大嚼,直到把那一盆酸菜全部消灭掉,肚子里缺少油水,过年时竟饿得把瘦肉一片片地切下蘸着酱油生吃掉。然而精神上的磨难远远超过了体力和生活的苦,要寻找一条从梁家河走出去的路,对当时的习近平来说实在是大艰难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都没有消沉,下决心扎根农村,一待就是七年,并用苦干实干做出一番成绩。

他善。村里有位过世的老人是一位深明大义的革命母亲,他听说后主动要求来到老人的遗体边,面向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得知有自称他爸爸卫士的老汉在讨饭,他就把身上所有的钱、粮票都掏光了给人家,大冬天还把外套也脱了下来。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司近平自己也很拮据并身处困境仍然解衣推食,他的人格和胸怀令人感佩。

他美。在下乡的几年里,他没有自称“知青”而是自称“普通农民”,他把自己融入农民之中,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人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引领我们前进。

篇十二

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全方位、全视角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讲述了他如何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读这些感人故事,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表和看齐。总书记身上彰显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需要每个人认真学习!

非志无以成才。一个15岁的青年,突然从大城市来到小村庄,面对身体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为困难被打倒,没有因为苦闷而消沉,而是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农村生活,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后,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因为这个“初心”,青年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逐渐成长为梁家河的“好后生”。总书记后来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黑夜中指引人生道路的是理想,这也是总书记反复告诫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原因。

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在这个有些浮躁张扬、充斥着速成捷径的社会,总书记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面貌的故事,就像夏日里的一股清泉,甘甜明澈,解理想信念之渴。

非学无以广才。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形成的。知青雷平生回忆道:“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就问:近平,你怎么还不睡呀?他总是说:再看一会儿。”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农村知青生活,白天劳动强度大,人已经很疲劳,每天吃得也不好,尤其是当上村支书后又要操心村子里的事,但青年习近平总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令人动容。在物质生活、信息获取手段都已极大丰富的今天,很多人都有学习乏力、思维懒惰的坏习惯,对比总书记当年在生活清苦的条件下仍能自觉做到学习刻苦、思想艰苦,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反思检讨,看看学习上是否太过放松、思想上是否太过安逸,自觉重整行装再出发。

非干无以造才。梁家河原先是贫困村,青黄不接时全村就出去乞讨。青年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村子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原因在于实干。总书记当年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吃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一心为民办实事,村民王宪平评价,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人民群众的由衷赞扬源于总书记真正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解决群众最企盼的事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书记心里装着千百个“梁家河”,挂念着千百万的人民群众,以躬身实践的实干精神,带领我们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篇十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出后,立刻引起极为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国内外网站纷纷转载,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是当代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

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该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务实态度;在不断遇见、分析、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造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坚信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际遇,每一代人都应担起每一代人的责任,艰难困苦,玉汝自成。

青年一代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自觉奋勇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理想远大,境界高。青年人是最有梦想的群体,“志当存高远”。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年轻时就该把自己的人生与党的事业、与自己的岗位职责紧密相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把责任当重任,把工作当事业,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团结协作、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二、脚踏实地,担当有为。青年人在工作之初,往往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极度渴望被认可,一般都愿干大事,不情愿做小事,一定程度上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很容易滋生负面思想和情绪。要树立“百姓事无小事”的观念,面对群众的需求不趾高气昂,面对群众的问题不敷衍了事,面对群众的误解不怨声载道,摆正心态,沉着应对,耐心解决,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做到在基层、在群众中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直面矛盾和困难的工作魄力、驾驭复杂问题和局面的应对能力,做担当有为的好干部。

三、坚持学习,增强本领。青年人无时无刻活跃在各项社会改革攻坚最前线。燃烧着盛夏般的炙热与激情。青年党员干部仍需进一步“修炼内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应该清醒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门新的专业,都需要脱下学位帽,甘当小学生,从头学起,重新出发,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拓展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努力做到既是专业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又是博学多才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青年党员干部应当珍惜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以勤政为民的态度去工作,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学习,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吸取各方优点,力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大系统工程中走在前列,唱响豪迈激昂的青春之歌!

篇十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著名诗人海子的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近代作家鲁迅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的选择;不忘初心,为民办实事,是习近平七年青春奋斗的选择。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选择扎根在基层工作是我独一无二的选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当听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厚望寄语,不禁让我热泪盈眶。恰逢机缘巧合赶上了合肥团市委培训,我第一次有幸读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是一本由 29 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这让我由衷的感叹到,扎根基层,奉献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青春需坚定理想信念。信念是什么?是我们坚持理想走下去的支撑,是我们成长的根基,是我们奋斗的源动力。15岁习近平就来到陕北梁家河村与其他知青一起插队,面对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生活关、思想关这“五关”,他毫不畏惧,一迈而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如今当代青年信仰缺失严重,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遵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拜金主义,诚信缺失比比皆是,倘若为之随波逐流,乃国之叹矣。唯有坚定理想信念,青年梦才会实现,中国梦易会实现。当初习近平被打着“黑帮子弟”的名号,却毅然决然坚定为村民奋斗的决心,让油然生敬。国之梦并非遥不可及,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点滴坚持,坚存信仰。基层条件艰苦,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守得住清贫,认真踏实为基层奉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需做到脚踏实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他后来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是总书记最真实的写照,直到现在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当代青年人最需要的品质,然而社会风气不正,虚荣,走捷径,喜欢不劳而获正是现在社会中的一个缩影。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基层是沃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犹如一股清正罡风,去污暖心。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勇于下基层,努力做到心为民所系,把群众装在心里,切实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盼民之所盼;坚持不懈提能力,切实弘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用双脚丈量“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腿”为群众跑,为群众跑好腿。青春需要拼搏,青春需要实干。

青春需要放飞人生华章。习总书记曾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特地强调广大青年孜孜不倦学习真本领,刻刻苦苦学习真经验。展现青春梦想,实现放飞人生最关键的还是看有没有真能力,有没有真水平。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爱读古书,爱研究辩证思维,这一点也是继承了毛泽东同志优秀品质。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正如一句网络语言:“国家领导人都日理万机努力充电,青年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当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态度的时候,离放飞人生梦想就更近了一步。多学习要求我们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既要大容量的存储器,也要高效率的处理器。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练就一身的本领转化成实践,切勿“纸上谈兵”,贻误工作。多学习要求我们去除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的模式,更加注重系统性,条理性,深层次。静下心去学习,切忌浮躁,要知其然还要之气所以然。青春需要静谧,青春需要质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有幸刚离开校园就扎根基层,为基层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城市需要年轻人,但农村更需要年轻人,年轻人有活力,有激情,有理想,有抱负,促进农村发展迫在眉睫。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国家之根基,基层青年就是流动在根基上的每一个细胞,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能量,让基层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基层而骄傲。

狄更斯《双城记》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幸福是在刀口上舔蜜,梦想来得太轻巧容易,你体会不到幸福和成功的快感。将青春扎进基层,用青春点亮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书写人生华章,敢于做时代的弄潮儿必将成为我们这代青年为之奋斗一生。

篇十五

近日,有幸阅读了这本书。书封面上习总书记背挎包的照片虽然陈旧,但难掩他帅气、自信和乐观想形象。跟着这本采访实录——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走近了国家领袖的青葱岁月,感受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从真情怀感受大担当。

书中一副副泛黄的旧照片,镌刻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1972年的习近平”、“1975年,习近平、雷榕生同劳动英雄杨步浩在延安王家坪合影”等等。照片中习近平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可见一斑。习近平带领梁家河群众打了一口井,至今仍是村里的水源;带领村民修淤地坝,办代销店。这些都说明总书记有一颗时刻为民的心。“习近平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如是说。15岁就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京城到贫瘠的陕北,很快过了跳蚤、饮食、劳动、思想观。他常讲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这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何尝不是一次与信仰的对话。艰苦的岁月渲染了青春的风采。

习总书记说过,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照样能成才。古人讲,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习总书记在农村7年的历练,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回想自己的工作,干基层工作已三年多了,每天事情多而杂,时而情绪烦躁。有时感觉疲惫,同时担心办错事。读了这本书,感觉很惭愧,伟人尚且苦中作乐,无惧生活的磨砺,用实际行动点亮青春底色。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如沧海一粟,有什么理由不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好的心态可以是一切琐碎变的有意义;一切的平凡都不平凡。但求心中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坚持才不负时光;坚持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篇十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下发之后,三坪农场第一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而我作为社区一名干部,更要自觉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

书中通过鲜活的故事、详实的细节、生动的场景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知青岁月。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教材。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堂党的群众工作精品课程。学习这本书,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扎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路上有太多值得我们最基层干部应该学习的地方。

在担任社区副主任以来,我严格按照组织要求,积极深入走访居民家中,宣传政策法规、调解居民生活矛盾、加强居民服务、民主制度规范等自身职责工作,但仍有不足。通过此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基层工作方面我收获很多。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在社区特别是低保户、孤寡老人等贫困弱势群体。要想方设法帮助脱贫致富,积极开展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所以社区干部要怀有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再者,要有诚心,群众才会真诚地对待你、支持你,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都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社区工作不仅要了解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公信力,工作也就到处碰壁。所以,我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国家的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比如《居民医疗保险》《计生工作条例》以及兵、师制定的相关制度等。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群众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充分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个载体,工作中从实际出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到社区居民。通过走访入户,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难,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保护他们的最大权益,始终以让群众满意来要求自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汁原味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通过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基层,了解了贫困,培养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到贫困地区视察指导工作,每次都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饱含着总书记对困难群众深切的牵挂,融进了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思考。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将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脚踏实地带领乡亲们走好小康路。同时作为青年人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榜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无悔青春岁月。

篇十七

诵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记录了习主席曾今下乡插队知青的经历。我做为一名退役战士、预备党员、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其中的意义,回想起曾今在部队时所受的那些苦,现在想来曾今受过的苦并不算什么,在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的经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去经历一些磨练,“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对于今后的成长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他后来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陕北七年知青岁月,青春的磨砺,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更是他苦心立志的奋斗结果。”认真研读此书后,发现习主席曾今所吃过的苦,经受过的磨难,远远不是书中的只言片语所能够表达的,当时的生活环境如果放在我的身上,我是否能够坚持下来呢?现在的自己所拥有的条件和当时比起来好了那么多,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不去奋斗呢?忙碌的日子才会更加的充实,生活中那些经历过的磨难,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和历练。既然退役到了地方上,那就要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回地方,发扬我军优良传统,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多去为地方做些贡献,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这是一种义务更是责任。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多去经历些困难历练,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经历过磨砺,才能创出新的业绩,才能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青年习近平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最好的榜样和教材。我们能深深体会到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艰苦磨砺才是“最高学府”,在条件艰苦、矛盾复杂的环境中才能锤炼意志、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我庆幸生自己生在一个有梦可以做,还可以实现的时代,我坚信每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当代青年心里都住着一个如青年习近平般的“年轻人”更要以坚定的信念朝着这个目标这个榜样为之奋斗。

篇十八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习总书记早期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有了更为鲜活的认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则使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让我们更能深刻地了解到他的真实生活。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亲身经历所谓的知青岁月,却能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当时生产和生活条件之艰苦,当然,也正是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时光,沉淀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所有身处基层的工作者拨开了迷雾,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在基层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习近平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在农村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四关,文中的知青说部分也为我们详细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作为90后的我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在其中磨砺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现在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比之好上百倍千百,我们就更应该扎根基层,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为人民做实事。基层工作固然会繁琐,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余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补充精神上的“钙”,在思想上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有所得。书中反复提及到,梁家河的村民去接知青回村的时候,习近平的两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从北京带去的书本和他一空下来就读书的情景,都让我感受到了青年时期的习总书记对学习的热爱。正是这些在知青岁月中从没放弃过读书和思考的坚持和习惯,对习总书记后来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和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在年轻的基层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我的学习能力,将自己的所学都投入到伟大的基层工作事业中去。

“干字当先,干在实处”,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到基层磨砺意志和品格。不论是修沼气池、修公路、开办代销社和铁业社还是修筑淤池坝,这些举措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这些举措都是习总书记在深刻了解了人民群众真实诉求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才着手去推进的,也都体现了习总书记敢为人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思想。书中以七年的知青时光为例,为我们诠释了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和魄力,值得我们去不断学习和领悟。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为人民谋福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真实的诉求,做到“实干”而非“蛮干”。

在当初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七年的知青岁月却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的宝贵经历,也希望自己和每一位工作者也能够在工作中多学习,远离浮躁,实事求是,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九

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们的回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习总书记说的“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当时,这句话给在基层工作的我们前进的动力。而现在,当我读了县委组织部发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时,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我们再来回味和咀嚼这段话,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更能体会到总书记在讲这一番话时的语重心长、殷殷嘱托。是的,总书记这段话是说给我们广大青年听的,同时每一个字又是对自己知青岁月的深沉感悟。

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透过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寄语背后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知行合一”所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心灵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实践穿透力。这种震撼,吸引着我、同样也吸引着广大青年走进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总书记的青春奋斗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通过阅读《岁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也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这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青年一代向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总书记每每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广大青年要把总书记的要求和他青年时代的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二是要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酷爱读书,是《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印象。青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当时那么差的学习条件下、不怕考试得零分的社会氛围中,青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注重从实践中求真知,指出“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在总书记青年时代,书很少,很多时候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现在,书多了,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但我们的读书学习越来越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针对这一问题,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青年抓学习要“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这些要求很有现实针对性,广大青年应当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真正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自身成长的根基。

三是要永葆肯吃苦、不怕苦的奋斗精神。基层工作苦,环境差,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女性基层干部来说,但是基层也是一个大舞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大舞台,不断地锻造自己吃苦精神,磨炼自己的顽强意志。习总书记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每过一关都是一份磨砺,都有一份收获,不断积蓄着人生升华与超越的能量。这种苦难的磨砺,既是物质上、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心灵上的。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作为在基层工作的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更加需要我们的努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也只有在经历过困难和磨难之后才会长大,才会成长。作为90后的我们,没有像父辈那样吃过苦,受过罪。所以基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也只有在基层接受锻炼,我们才会知道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的中国梦怎么才能实现。不抱怨,不怕吃苦,方能成就梦想,不辱使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会就去向周围的群众学习,去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多听多看多想多做,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和群众打成一片,将自己的书本知识和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更好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向前发展,更好的实现农村地区群众奔小康,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最终,当我们的能力足以支撑起我们的梦想时,优秀便会由内而外自然散发,也终会使我们不辱使命。

二十篇

翻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迎面扑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经历,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特别是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深深地启发了我。以下是我的两点体会:

人生要不怕“苦”

按实际年龄,习近平总书记那一年未满16周岁,还不到插队年龄,但毅然登上“知青专列”,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吃苦,是青年总书记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

在七年知青岁月里,青年总书记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5、6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其间,深深地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用他的话说,就是“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是的,收获就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将“苦难”变为“成长”,在困境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人生要努力“学”

与那一年未满16周岁的总书记同乘一趟知青专列奔赴陕北的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当闲得无聊,肚子又饿的同来插队的知情心中感到非常茫然和失落时,总书记那段时间却“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静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就更不用说在放羊的山坡上,在抽空休息的田间了。他总是用学习充实、丰盈着自己的所有时间。这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作为我们来说,也应该把勤奋好学的精神,把痴迷读书学习的习惯,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于我而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只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历练自我的真实故事,更是一部励志成才的生动教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怨天尤人,必须像青年习近平那样,不怕苦、敢吃苦、乐吃苦,努力在吃苦中苦学,在奋斗中乐学,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

二十一篇

在忙忙碌碌的扶贫工作之余,抽出闲暇时间终于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读到了一半,不禁对习总书记从以往单纯的钦佩到如今伟人一般的仰慕,习大大也在一段段朴实真挚的文字里鲜活跃上纸面,他不再是严肃威严的国家领导人,而更像一个在黄土地上不懈奋斗的大哥,给我们这群刚涉足基层工作的年轻人做出了鲜明的引领示范作用,感觉自己正在走习主席走过的路,不觉困顿,不觉迷茫,每一步都更加有力,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当好人民的“好后生”。他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沼气、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等,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实实在在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时,动情地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上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

看到习大大为梁家河村民做的那么多实事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怀愚公之志,尽担当之责,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立足岗位,踏实作为,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着力推进审计全覆盖,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顶得上去,豁得出去,以出色的审计业绩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青年干部只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才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十二篇

最近,在长乐西路街道办的组织下,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时代。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有追求

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远。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梁家河7年,习近平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后来返回北京,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为什么?这与他“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和抱负直接相关。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吃苦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怕吃苦者,会整天处在抱怨之中而不可自拔。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说:“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这些朴实的话都是真实的写照。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开始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就是说,要找出一条从梁家河走出的路,对那时的习近平来说,实在太难了。如果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不到升华,就会处处怨天尤人。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度过了这四关,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

爱学习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敢担当

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敢于担当与具有战略定力有关。不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遇事总是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上的冷静,因为他认为,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青春的磨砺,陕北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更是他苦心立志的奋斗结果”。

我想说

作为青年学习的榜样,习大大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克服生活工作中的艰难险阻、汲取前行力量的伟大指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青年人要有青年人的追逐,不能自甘平庸;要有在工作的艰难险阻之处锻炼自我的决心和毅力,树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价值取向;我一直坚信,学习是无论多大年纪但求进步的人取得进步的唯一途径,学习不仅能让我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能在致知于行中获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获得与幸福;作为青年人,勇于担当是我们体现素养,弘扬正能量的正确途径,正如生活中,人们在需要帮助时往往愿意去找自己认为“靠得住”的那个人,而那个“靠得住”,就是担当的具体体现,勇于担当的人,更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自身也更容易因问心无愧而产生真正的幸福感。

二十三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行,构成了当代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从中汲取营养,跟随青年习近平足迹找寻青春无悔的密码。

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无论是“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困境,或是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应,都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从40年前走出窑洞、北上求学的那天起,“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就成为牵引青年习近平不断奋进、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这足以启示我们,只有到艰苦环境中去,才能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的根基,像当年的习总书记一样,在基层历练、积累,铸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此时悄然扎根。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青年干部只有把青春植根在祖国大地,奉献于党的伟大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锻造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始终“痴迷”读书,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成了他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培塑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习总书记曾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在历史亲历者口中,我们也总能听到“近平是了解实际的”“插队几年让他更加了解实际”等表述。青年习近平也给人们留下讲问题“讲得最实”“办法最管用”的深刻印象。正是习总书记这种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支撑他在陕北这块红土地上取到了父辈革命者缔造的“真经”,完成了他最初的梦想。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基层是沃土。

砥砺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陕北生活,青年习近平面对贫苦的农村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闯过“四大关”,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实践证明,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能适应,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回过头来看,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锤炼了习总书记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这启示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党员干部要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摔打自己,尤其要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提高打胜仗本领,早日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干部。

二十四篇

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全方位、全视角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讲述了他如何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读这些感人故事,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表和看齐。总书记身上彰显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需要每个人认真学习!

非志无以成才。一个15岁的青年,突然从大城市来到小村庄,面对身体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为困难被打倒,没有因为苦闷而消沉,而是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农村生活,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后,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因为这个“初心”,青年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逐渐成长为梁家河的“好后生”。总书记后来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黑夜中指引人生道路的是理想,这也是总书记反复告诫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原因。

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在这个有些浮躁张扬、充斥着速成捷径的社会,总书记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面貌的故事,就像夏日里的一股清泉,甘甜明澈,解理想信念之渴。

非学无以广才。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形成的。知青雷平生回忆道:“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就问:近平,你怎么还不睡呀?他总是说:再看一会儿。”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农村知青生活,白天劳动强度大,人已经很疲劳,每天吃得也不好,尤其是当上村支书后又要操心村子里的事,但青年习近平总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令人动容。在物质生活、信息获取手段都已极大丰富的今天,很多人都有学习乏力、思维懒惰的坏习惯,对比总书记当年在生活清苦的条件下仍能自觉做到学习刻苦、思想艰苦,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反思检讨,看看学习上是否太过放松、思想上是否太过安逸,自觉重整行装再出发。

非干无以造才。梁家河原先是贫困村,青黄不接时全村就出去乞讨。青年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村子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原因在于实干。总书记当年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吃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一心为民办实事,村民王宪平评价,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人民群众的由衷赞扬源于总书记真正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解决群众最企盼的事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书记心里装着千百个“梁家河”,挂念着千百万的人民群众,以躬身实践的实干精神,带领我们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文章地址:http://www.91wenmi.com/wenmi/xinde/duhougan/317079.html

编辑推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8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活动征文合集读后感 相关范文

欢迎分享转载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新读后感24篇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