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巴上下结构读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匹配版】·部编人教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口巴上下结构读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匹配版】·部编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8-29 01:58:54

教学楼 大树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各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穿戴不同,美丽可爱 课上和课下 认真读书,充满欢乐 抒情点题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本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语文课上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一单元: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三单元: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五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六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七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八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五、教学活动 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 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谢谢聆听! 言念君教育荣誉出品,敬请斧正! 附赠:教学进度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 备注 9.1/6 1 《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书法课外阅读 9.7/12 2 《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一》课外阅读 9.13/19 3 《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书法课外阅读 9.20/26 4 《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习作》 9.27/10.3 5 《语文园地二》书法《去年的树》 9.27至9.30上班,1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 10.4/10.10 6 《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9至10日上2天班 10.11/17 7 《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外阅读《一块奶酪》《习作》 10.18/24 8 《语文园地三》课外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0.25/10.31 9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课外阅读 11.1/11.7 10 《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 11.8/11.14 11 《习作》《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 11.15/11.21 12 书法课外阅读《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 11.22/11.28 13 书法课外阅读《习作》《语文园地六》 11.29/12.5 14 《大自然的声音》课外阅读《父亲、树林和鸟》《习作》 12.6/12.12 15 《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课外阅读 12.13/12.19 16 《语文园地七》《司马光》书法课外阅读 12.20/12.26 17 《掌声》《灰雀》书法课外阅读 12.27/1.2 18 《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习作》 1.1至1.3放假 1.3/1.9 19 《语文园地七》书法课外阅读 1.10/1.16 20 复习 1.17/1.23 21 复习 1.24/1.30 22 期末考试 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铜钟” “大青树”“凤尾竹”“墙”等这些感到新鲜的事物。 铜钟 大青树 凤尾竹 粉墙 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幽雅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边疆小学的美丽吗? 边读边想象。 再读课文 读出边疆小学的美丽。 自由读课文。 “我们可爱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团结的呢? 画出相关语句。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说明了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边疆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周围环境十分安静,课堂非常精彩,同学们学习很认真。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周围环境十分安静,课堂非常精彩,同学们学习很认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堂课是非常精彩的?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在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真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啊! 祥和 祥和是指吉祥、和谐、美好。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排比句。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孔雀舞 摔跤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小鸟 松鼠 山狸 小动物的出现更突出了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课文总结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代进句子中去? “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 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 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这句话吧! 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 自豪、骄傲 请自豪地读这句话!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的。 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你用上“这是一所______的小学。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学校。 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教室 操场 花坛 图书室 精品教学资料,贴合教学实际。可作为教师授课,学生预习资料使用,欢迎收藏! 【教育部审定·部编人教版新教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1课时 第2课时 歌曲欣赏《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 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 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第1课时 字词学习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傣 dǎi 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标出自然段。 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读通课文。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说说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我会认 形近字认读 坝 摔 跤 洁 坝 bà ——现 ——率 ——郊 ——结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 【坪坝】 凤尾竹 平坦的场地。 鲜艳 鱼 羊 + = 鲜 丰 色 + = 艳 摔跤 打扮 我会写 艳、静、所 坝、绒、汉、服、扮、读、停、粗 晨、装 左右同宽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晨 “曰”上宽下窄,“辰”横向笔画间隔均匀。 汉 左窄右宽,左部起笔略高,“又”捺伸展有力。 艳 “丰”三横间隔要均匀,右部竖弯钩舒展。右边比左边稍宽些,最后一笔要顿笔。 装 “衣”横要短,左撇右捺相呼应。 扮 左窄右宽,左右穿插灵活、到位,宜写紧凑。 读 左窄右宽,左部小而偏上,右部上下重心平稳。 静 左右宽窄相等,右部中横写在横中线上。 粗 “米”竖长而直,“且”横画间隔均匀,末横稍长。 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 再读课文 上学的路上,同学们来到学校。 上课中和下课后的情景。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和边疆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在这所边疆小学里有着怎样的乐趣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第2课时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本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进一步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体现“我们可爱的小学”十分美丽的语句。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绚丽多彩: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全班交流,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到新鲜。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欢迎分享转载 →口巴上下结构读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匹配版】·部编人教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