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三中 疫情期间,凯里三中这位老师的“奇思妙想”,火了!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凯里三中 疫情期间,凯里三中这位老师的“奇思妙想”,火了!

发布时间:2020-08-05 16:13:33

疫情期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携手一起抗击疫情,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凯里市第三中学美术教师吴玉萍也没闲着,疫情期间不能正常开学开课的她,见到黔东南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各行各业工作者齐心协力抗疫努力,也萌生了一个奇思妙想——“防疫剪纸”,将防疫宣传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经过一系列的独立构思、创作,一张张普通的纸张“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幅幅质朴自然、积极向上的剪纸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玉萍摄影作品

抗疫初期,很多志愿者在防护服上写字,表示决心,吴玉萍看了很是感动,这张医务工作者在衣服上写下的《战必胜》,表达全国人民对抗疫胜利的信心。

当时,全国人民一声号令,全部宅居在家中,用自己的行动抗击疫情,吴玉萍受到启发,全国每一个小家庭,在疫情面前共抗风雨,于是将这些家庭设计为在伞下生活的《宅居福》,六把小伞围成一个圆,寓意团结和顺利,同时也表达了圆满完成抗疫的必胜之心。

抗疫期间,凯里市第三中学的老师们也积极来到一线,吴玉萍也参加了卡点执勤,当时看到在咱们黔东南的岜沙苗寨,村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家乡的安宁,她觉得很有特色,于是创作了这幅《苗寨守护神》。

随着五月临近,黔东南除初三高三之外,其他年级即将陆续开学,吴玉萍老师想到孩子们天性活泼,如何能简单明了又颇具趣味性的向学生们传播防疫知识呢?她整理收集了防疫资料,通过半个月的紧张制作,设计、创作出了十二幅《抗疫三字经》,用一目了然的剪纸作品,寓教于乐,特别适合孩子们。

《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一米距》、《拒野味》、《多锻炼》、《多喝水》……十二副抗疫三字经剪纸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让人一眼就记住简单的防疫注意事项,这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也是一名教师的情怀。

据悉,吴玉萍老师跟剪纸的缘分,还得从2016年说起,那年,她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培训,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以及即将消亡的现实,决心做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员,自学剪纸,通过自己教师的身份向学生们传授了剪纸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六年的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凯里三中同学们的剪纸作品就曾多次获省,州,市奖。

吴玉萍老师告诉记者,早在纸张出现之前,人们就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等薄片材料上,通过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制成镂空雕刻工艺品,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为今后的民间剪纸奠定了基础。西汉时期纸的发明,极大的发展了剪纸艺术,剪纸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黔东南的剪纸一般用于绣品的前期设计纹样,使用范围相对狭窄,老百姓了解的机会比较少,普及面也不够,但由于剪纸的的工具材料相对简单,制作难度不大,普及更为容易一些。

吴玉萍老师:

“相关继续创作剪纸作品,将作品展现在同学们的课堂上,同时也会传承发展剪纸技艺,辅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创作,把他们在疫情期间和生活、学习中,所思所想所看的美好,通过剪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据了解,除了十二幅《防疫三字经》,吴玉萍还创作了十五幅防疫主题剪纸寄托战胜疫情、山河无恙的殷切情怀,目前,她还有三幅大型作品正在创作中,敬请期待!

文中图片未经原创者吴玉萍同意,禁止转载

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龙睿

总监制:吴会武 监制:龙卫东

编 审:龙睿编辑:李信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是一种肯定 |分享是一种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 →凯里三中 疫情期间,凯里三中这位老师的“奇思妙想”,火了!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