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涕零造句 感激涕零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感激涕零造句 感激涕零

发布时间:2020-12-01 03:25:33

感激涕零

【成语名字】感激涕零【汉语拼音】gǎn jī tì líng【成语解释】感激得涕泪俱下,形容非常感谢。语本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三首之二。【成语典故】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三首之二(据《全唐诗.卷三五六.刘禹锡》引)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成语注解】1、零:落下。【成语出处】1、《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政感激涕零,望北又谢了恩,仍上来听候。”2、《镜花缘.第一○回》:“蒙贤侄慷慨不弃,真令人感激涕零!”3、《官场现形记.第三回》:“后来听见胡巡捕说出护院的一番美意,真是重生父母,再造爷娘,那一种感激涕零的样子,画也画不出!”【成语用法】语义说明 形容非常感谢。使用类别 用在“由衷感谢”的表述上。【感激涕零造句】1、社会大众的"温情及帮助,使他感激涕零。2、对于这位英雄的救命之恩,所有的村民都感激涕零。3、国王不但没杀他,还赐给他很多东西,让他感激涕零。4、老王感激涕零地向老李道谢:“这次真是多亏你了。”5、这次活动因为大家的帮忙才得以顺利进行,让身为主办者的小明感激涕零地说不出话。【近义词】:感恩戴德,感激不尽,铭感五内【参考词语】:感激流涕【汉语拼音】:gǎn jī liú tì【成语解释】: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1、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2、宋.孔平仲《续世说.卷一.李光颜》:“堂下兵士数万,皆感激流涕。” 【参考词语】:感激涕泗【汉语拼音】:gǎn jī tì sì【成语解释】:涕泗,涕与泗同义,此处作动词,指流泪。“感激涕泗”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1、《新唐书.卷九八.薛收列传》:“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 【参考词语】:感极涕零【汉语拼音】:gǎn jí tì líng【成语解释】:极,极至、到极点。“感极涕零”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1、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顾兹未死之年,皆是再生之日,罪深责薄,感极涕零。”【感激涕零的成语故事】唐自安史之乱后,内有宦官、朋党之祸,外有藩镇割据,盛唐繁华气象已不复存在。宪宗即位后,在边疆形势趋缓,国力较为丰厚下,开始展开削藩的战争。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随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讨伐,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李愬于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战争。至此,割据藩镇相继归顺,朝廷的威信为之一振。刘禹锡写的〈平蔡州〉诗即是描写这场战争的情景。长达四年的战争结束后,城里到处响着和平的音乐,大家回忆起战争时的旧事,都对“汉家飞将”李愬救众人于水火,让大家免于再受战争之苦,感激得涕泪俱下。后来“感激涕零”这句成语,就从文中“相与感激皆涕零”一语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感谢。

欢迎分享转载 →感激涕零造句 感激涕零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