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校长陈梅:《以人为本,共育未来之才》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校长陈梅:《以人为本,共育未来之才》

发布时间:2020-08-06 06:57:59

以人为本,共育未来之才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校长 陈梅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正在日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程序越发高级,当电脑反应敏捷过人,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时,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在当今还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责任人究竟是谁?怎样才能让教育更加从容本真、致美高尚?这是我一直思考和追求的。本文试结合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6年的经历,谈谈自己对教育价值的不懈追求和教育之责的理解。教育是一种如此高尚的事业,它让每个投入其中的人都拥有超出功名利禄的荣耀,都能赢得尊严和自豪。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本身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共进。我所理解和主张的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在于三个“提升”和两个“促进”。“三个提升”指教育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两个促进”指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美好。

至善至美引人进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是提升人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即向上。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生存能力是一种向上增长的力量。《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四个关键能力,这实际上就是给学生以自我成长发展的能力。

其次是提升人的修养素质和道德品格,即向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最终是指向人的内心,给人良知和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教育能给予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教会我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赋予我们“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当人读书,知事,明理后,自然有了一定的品位。在当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社会,教育可能更能唤醒“为富要仁”之心,富者要仁义,要仁爱,不能肆意恣意;为贫一定要坚守住人性基本的格局和操守,为有尊严的人生去努力奋斗。

第三是提升人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即向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提出的这一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正是教育给予社会的终极关怀。教育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情怀,密切关注祖国的命运,与祖国同甘共苦,让学生守住赤子之心,将才智和心灵都投入关于祖国的每一本书上,投入到字里行间中去。

“三个提升”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教育不仅仅是以人为本,还应该以社会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教育还要有“两个促进”,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美好。教育需要用思想和成就提升其品质,用本真和致美彰显其高尚。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成就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让学生成为担责任、做贡献、求发展的公民。

雨露阳光育青松

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就至关重要,但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构件,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绽放美丽的教育之花。

第一,个人是种子。每个人都有自我独特的生存基因,都有自身独立生长的能量,也有一定的自觉和自愈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每一棵种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能量。”

第二,家庭是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的人生都奠基于家庭,从呱呱坠地起,家庭是每一个人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终其一生,都要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打着家庭的烙印。尤其是在意识和行为方面,家庭奠定了人一生品质的底色。根基稳固,才能拥有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因此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第三,学校是土壤和阳光。学校是专门性的教育场所,有最利于学苗成长的环境,有更系统、细心、专业的栽培,学苗在这里吸收着教育土壤里的营养,进行着“光合作用”,能够更茁壮地成长。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加全面,是孩子智能发展、品德修养的主阵地,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和和系统专业的教育下,学生将拥有更丰富的营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四,社会是空间和环境。当学校的土壤和阳光已不能完全满足学苗的成长时,社会的大环境以广阔的活动余地,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给予了及时的补充和强化。社会是更大的课堂,是孩子能力锻炼、品质陶冶的重要环境。每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和成就需要客观条件和机遇,也需要在社会中实现和证明。当每一粒种子带着自身的特点,在牢固的根基、优美的环境中吸收着充足的养分,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必会长成最美丽而独特的树木。

早在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秦汉时期,国家的管理者们就已经将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树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偶像。历朝历代,对于教育的执着追求者都大有人在,即便在最困苦的岁月,最艰难的日子里,总有人决不抛弃教育的责任,总有人铁肩担道义,创办私学,主讲书院,要将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进行到底。

缅怀古人,我们心怀敬意,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和遵循教育规律,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把学校课程做得丰富且优质,让学校的土壤肥沃,阳光灿烂,使每一颗有着发展潜能的种子幼苗,在学校里从容本真地发展,天天向上,人人向善,尊重人生成长的权利和尊严,成就人类的丰富和多彩。让教育守住社会良心的底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往期系列回顾 -

- END -

欢迎分享转载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校长陈梅:《以人为本,共育未来之才》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