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错了 阿里巴巴PK工商总局,马云为什么错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马云为什么错了 阿里巴巴PK工商总局,马云为什么错了?

发布时间:2020-12-02 00:54:51

郑旭

自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马云一跃成为中国举国关注的焦点,而最近两天阿里巴巴PK工商总局的消息,更是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回顾一下事情的演变过程,不得不说,马云犯下了一个成熟企业家不该犯的错误。

1月23日,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显示,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1月27日,淘宝网“冒死转发”一个80后“运营小二”公开信,称报告抽样太少、逻辑混乱,工商总局是在“吹黑哨”。1月28日,工商总局白皮书要求阿里系高管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并列举了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1月28日,淘宝网发表官方声明,称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程序失当、情绪执法”,并就此向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从上面过程来看,工商总局摆出了事实:淘宝网有假货,正品率37%;而淘宝的投诉是某司长“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程序是否失当,工商总局判断才是最准确的;是否情绪执法,则是各人看事情的角度而已。

淘宝将一个非事实的内容作为官方声明发出来,本身有“先判后审”,影响判断之嫌。

这样做是非常不明智的,实际上,企业规模越大,越是要小心谨慎,而非“携影响力自重”,因为这个就会把矛盾上升为“一个组织与一个组织的对抗”,一个是坐拥数亿网民的企业,一个是掌控13亿人口的全世界最强大的组织,对抗的结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虽然阿里巴巴的指向是工商总局的某司长,但判断该司长是否有问题应由阿里巴巴把信息传递给工商总局后,由工商总局判断,而非先告诉全中国人民这个司长有问题,然后让工商总局看着办。

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冲突,有来自竞争对手的、有来自内部员工的、有来自政府的。面临矛盾的时候,无论如何,

“摆平”是正道,而非“赢”得对方。

所以阿里巴巴看到工商总局公布的鉴定结果后,不是要证明对方的对与错,而是如何尽快度过这场危机。

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如下的步骤:

1.承认事实,积极认错。

无论如何,淘宝上面有假货是肯定的,淘宝应该拿出具体的措施,表明将如何消除假货,而不是强调“假货没你说的那么多”——这个逻辑跟日本人反复否定南京大屠杀是一样的,反复纠结于具体数字,而非事物本质。

2.化“敌”为友。

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要有能力把敌人转化为朋友,或者至少是不反对自己的中间派,这一点,找准对方诉求,通常是可以实现的。只有傲慢的企业家才会努力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聪明的企业家会努力把事情解决掉,专心于自己挣钱的本质。

3.扩大统一战线。

工商总局作为政府机构,肯定不能针对具体企业来执法;本次执法对象,是一批企业,如果对方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多家企业联合发声,比如:联合京东等。但现在的局面是阿里巴巴与工商总局单挑,后续商务部加入进来,对方的联合阵线迅速扩大。阿里巴巴一开始策略就错了。

4.永远承认自己是受监管者。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家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时刻明白自己的“本色”很重要。企业就是被监管的,监管者就是政府机关。这个格局永远不会改变,企业应该在认清这一现实的情况下做事情。

5.如果一定要冲突,谨记“对私不对公”,打击某个人比打击某个组织容易多了。

具体案例看看当年摩根如何对付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的,这个是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 →马云为什么错了 阿里巴巴PK工商总局,马云为什么错了?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