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万木林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永远的万木林

发布时间:2020-08-01 07:48:15

从闽北建瓯市的市区出发,西行约三十公里,有一大片常绿阔叶森林,叫万木林。它方圆189公顷,万木吐翠,万木峥嵘。从空中航拍鸟瞰的图像来看,它密密层层,绿波翻涌,宛如一座巨大的绿色宝库,深藏在武夷山脉的东南麓。

万木林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在全世界自然保护区中,唯有万木林起源于人造林。元朝末年,闽北灾年饥馑,建瓯乡绅杨达卿发动乡人在这里种植杉树,种植一棵树,兑换稻谷一升。此后六百余年人工呵护,大自然风雨沐浴,万物生息繁衍,杉树林逐渐演替为大自然森林。

早春三月,我们去万木林,先参观万木林博物馆。博物馆楼房是一座高低造型的四层小砖楼,收藏的各种植物、昆虫、鸟兽、蛇类和野生菰类标本却有24600份。那些生前凶猛的豹子、豺狼和黑狗熊,会飞的大鼯鼠,满树跳跃的猕猴,带着泪窝的隐角鹿,四不像的苏门羚,鸣声婉转清脆而富有弹音的黑枕黄鹂,国宝级的黄腹角雉,林中仙子白鹂,成双结对的红嘴相思鸟,以及八哥、画鹛、长尾兰鹊,被日本誉为国宝的长臂金龟子,上百种的蝶类,等等,都出自万木林。如今还有它们的同伴栖居在那里,但是在浩瀚的林海很难遇见,或者相遇不相识。而那些最不惧生的猕猴和喜欢表演的鸟类,在万木林随处可见。

我们从博物馆一侧的山口进入万木林。入山的山路有些坡度却并不陡峭,因为起初就是在距离杨达卿家门不远的山坡植树。六百年前种植杉树也是毛毛雨的春天。当年植种的杉树已不知繁衍了多少代。早在明代初期的洪武十八年,为了扩建建宁府真如寺——后来叫东岳庙,一次就砍伐巨杉三万株。只有兴建公益的庙宇、学校和桥梁之类,才可以伐木,而且补植得更多。

↓建瓯东岳大庙

万木林早就像原始森林一样芜杂幽深。古树密林遮天蔽日,淅沥沥的雨水从繁茂的树冠间隙里渗落下来,雨后的阳光七彩线条直射下来,滋润和温暖丰厚的植被。一丛丛碧绿或枯黄的蕨类,钻出层层的落叶。导游说万木林有四万多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其中的维管束植物,也就是彼此交织连接,互为生态的高等植物,有1271种,乔木树种253种。我不具有这样复杂的森林知识,只能从感官上认识这座森林的万木争荣和无限生机。

↓枫香树上的薜荔藤

无数条裸露的硕大树根,弯曲在黑色的土壤和缤纷的花草落叶间。武夷山蛇多,它们不来人行道惊扰游客,而满树林的藤蔓却像蟒蛇一样粗壮黑黝,从树干盘旋到树梢,远望令人惊骇。有叫藤黄檀的藤状树木,蜿蜒在地面,见首不见尾,导游说它是巨蟒翩跹。有很多老树的树瘤凸出得像一面鼓,粗糙而凹凸。常春油麻藤像蟒蛇一样弯曲着爬上大树,将树瘤团团盘住,露出一点树瘤像蟒蛇的头部,又甩开巨蟒一样的身躯,从空中延伸到另外的树干,缠绕为一个巨大的结巴。这貌似枯老的藤蔓却有茁壮的生命力,绽放一团团密聚的紫色小花,花朵妩媚而精巧,像一群可爱的小小鸟。

↓常春油麻藤

万木林的树木奇观,都有一些美丽的雅称,诸如耦合之美、生命之初、兄弟同根之类。被叫做长相依的,是两棵枫香树像恋人一样紧紧相偎。被叫做双胞胎的,却是沉水樟和南酸枣两种不同而极为相似的树种,像双胞胎兄弟并肩而立。很多树被赋予人的生命现象,其实树比人类更具有生命力,只要人不去伤害它们。比如叫做“观光木”树的树王,高达28米,树龄已经500多年。比它更高的一棵沉水樟有33米,4人才能合抱,浑身爬满岁月的青苔。

↓沉水樟王,四人合抱,樟油重于水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云杉高耸入云,南岭锥的板状根系,像青龙金爪一样遒劲。南方红豆杉的果实像樱桃一样美丽。莫夫人玉兰花洁白如玉,福建山樱花、毛樱花、四照花、杜鹘花五彩缤纷。万木林的药用植物491种、观赏植物156种、芳香植物100余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观光木、乐东拟单性木兰、沉水樟、天竺桂、闽楠、红豆杉等。

↓沉水樟与南酸枣形同双胞胎兄弟

对于植物外行的我们,全靠导游员指点树名,而那些飞翔在密林大树之间的白鹇、褐林鸮,跳跃在灌木丛中的山雀,花丛中的彩蝶,还有那些歇息在树枝上的猕猴,它们都比我更懂得树木花草。万木林的野生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8种,省重点保护的24种。森林的鸟类141种、昆虫963种,以及兽类、蛇类。每一种动物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欢畅鸣叫或者安闲在自己的小巢。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体,伸向天空和扎根土壤,吸收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们又是一个整体的生命体,互为生态。每一棵树都枝繁叶,或枯木逢春。它们互相盘根错节, 却都郁郁葱葱。不绝于耳的鸟鸣虫叫不是饥饿,而是相互的欢快和声。所有的树木花草,都吐着清新的芳香。一排排苍劲挺拔的云杉直指天际,森林又以樟科最多,珍贵的楠树也属于樟科。一棵最大的黄樟,胸径181公分,树高34米,已有600多年树龄。还有肉桂、观光木、石梓、江南红豆杉、鄂西红豆树等珍贵稀有的树种。

万木林自有好水滋润。山势由上而下逐渐开阔,西南边有溪流山谷。小森林铁路从西面山脚沿溪逆伸到万木林北部林区,其中要经过叫做“新娘潭”的峡谷地带。山与水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风景,并且总要有一些美丽的传说让人遐想。

相传明朝年间,小溪附近美丽的姑娘小玉与邻村英俊而勤劳的小伙子杨春相恋。他们救护过小溪受伤的蟒蛇。后来小玉被后妈逼婚,许配给财主为妾。花轿经过小溪边上的悬崖时,晴天霎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溪水很快淹没小路。送亲的、抬轿的,都躲雨去了,小玉也无影无踪了。急忙追寻而来的杨春,随后也跳进湍急的溪流深潭。

青年男女自由相恋,救护动物,逼婚和殉情,都是可能发生的故事,也可能子虚乌有,却给万木林带来神秘。其实万木林隐藏着更多的大自然的奥秘。那些深藏在密林深处的珍奇植物,不知还有多少没有被人们发现。比如有一种网脉野桐,以前全世界只有英国博物馆才能见到它的标本,却是从闽北采集,被护林员耿连波在万木林找到。

富有传奇的护林员耿连波,在年近花甲的岁月,自愿来到万木林护林和进行科考。他走遍了大森林的每一个角落,熟悉每一棵树木花草,不但找到了网脉野桐,而且向全世界揭开万木林的很多森林奥秘。

↓际村84岁老人杨思义为后辈讲述万木林历史

万木林还有它的演替奥秘。当年在大富山种植杉树,与其他地方种植杉树一样,都是在春天植树,杉树喜欢温和而湿润,需要土层深厚疏松。杉树怕风怕旱,肥沃而湿润的山脚、谷地和阴坡,都适合种植杉树。万木林所在的大富山符合这样的条件。可是漫山遍野的杉树成林以后,又是怎样向阔叶林演化,这给人们留下谜团。

杉树林并不是稳定的树林。以武夷山温和的自然条件,从单一的杉树林演替为常绿阔叶林,中间会有过渡时期的混合林的状态。比如针叶的马尾松、落叶的阔叶树加入杉树林,它们最后被大自然淘汰,常绿阔叶树成为森林的主体,演替为万木林的四季常青。那些演替的痕迹,是科考的重要物证,也是万木林的奥秘,它会逐渐消失。全世界也许只有万木林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所以,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除了珍贵树种,就是演替的痕迹。

↓老茎生花的常青油麻藤

我不懂树木,只是在导游的指点下,看到了山脊上残存的马尾松,阔叶林中的枫香、南酸枣、蓝果树等少数落叶的阔叶树,它们已经很不起眼,却是极为珍贵的演替中的树种痕迹。从它们过渡,时间需要一个人的一生一世,甚至几代人,万木林终于脱颖而出,披上最华美的森林绿装,与原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样,四季常绿,漫林碧透,成为永远的万木林。

由此我也想到故乡附近的杉树林。湘西沅水上游的黔东南,以锦屏县的杉树名闻天下,被明清两代作为皇木,源源不断运往京城,并且供应长江中下游富庶人家的土木建筑。沅水木排连江,三百年不歇息。如此的连年砍伐,连年植造,终有匮乏,青山不在。又怎能像万木林华丽转身,成为永远的绿色宝库。

永远的万木林,它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人文精神的演绎。元末年间的闽北,兵燹与灾害不断。乡绅杨达卿想要发廪赈灾,又担心被诬告为收买人心,引来杀身之祸。而植造风水林无可非议。“植树一株,偿以斗粟”,这个承诺就像久旱的甘霖。而且尊重灾民的人格,你说植树多少株,就是多少株,就领走多少稻谷,不让乡亲接受嗟来之食。

从万木林回来以后,我翻阅史料,发现森林也与当权者或时政有关。比如秦始皇砍伐森林,修建阿房宫,“蜀山兀,阿房出”,青翠的蜀山从此沦为黄土高坡。又如当代大炼钢铁,毁林开荒。而万木林,却有一大批朝廷政要呵护它,甚至把它作为审美的题材。

元朝末年,大富山的杉树蔚然成林。有福建行省左丞阮德秉,令人画出大富山万木林图,表彰杨达卿的造林伟绩。这在当代无有。明代首辅胡广,亲笔撰写《万木林记》。明惠帝建文三年,杨达卿的孙子杨荣高中进士,入阁后先后辅助四位皇帝。杨荣的同僚中,有著名山水画家、中书舍人王孟端绘制《万木图》,大学士杨士奇撰写《万木图序》。还有大学士胡广写《万木山记》,大学士黄淮题《乔木图》等。古代官员多有雅趣,他们的山水意识,似乎重于今人。

当然,几张图画、几篇美文,保护不了万木林。杨达卿,更有他的孙子杨荣,还要靠族规祖训,靠护林规约,约束亲人和乡人护林,教育子孙“积德致远”。又担心年代弥久,后人漠视规约,于是请出神来,唯有神明让人永远敬畏。杨荣家乡有佘岳三兄弟随他出征,战死北方沙场。杨荣奏请明成祖,封三兄弟为“佘岳元帅”,塑成神像,带回故里。

如今,在万木林附近的土道村、墩村和漈村,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至十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神仪式。乡亲们敬神如林,敬林如神,万木林化作真正的风水林。我们走进这些村子,看到一座座神像目光炯炯,一炉炉香火香雾缭绕,神龛、匾额、神殿,牌坊,构建了一个神、人、林的心理世界。

其实,万木林躲过了当代的斧钺锯齿,更靠国家和政府的庇护。1951年万木林划归国有,1956年划入林业部的天然林禁伐区。全国“大跃进”即将兴起的1957年,地方人民政府进一步重点保护万木林。1980年,福建省成立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万木林由民间保护而上升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对象。从此万木林无忧无虑地惠泽百姓,周边水流清澈,茶园青翠,竹海茫茫,是闽北一处最美丽的家园。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

给我们导游的,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一位姓卓的女护林员,她对万木林的动植物如数家珍,看得出她热爱这一片大自然。她在森林里步履轻快,穿行敏捷,充满青春活力。其实她已经人到中年,从安徽林校毕业,来到万木林工作二十五年,父亲也是万木林的退休职工。万木林还有好几位她这样的守护人,每天跋涉在密林深处,有时一走就是几十公里。万木林滋润万物也滋润守护它的人们,给他们永远年轻的身心,这也包括我们。走进万木林,处处都是欣欣向荣,处处都是生命的召唤,它是永远的万木林。

↓本文作者在万木林山口

(谨向提供资料和图片的作者致谢!)

作者:廖开顺,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三明市作家协会顾问。

欢迎分享转载 →永远的万木林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