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习会 雕栏玉砌应犹在:马英九《八年执政回忆录》阅后心得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马习会 雕栏玉砌应犹在:马英九《八年执政回忆录》阅后心得

发布时间:2020-08-09 06:20:15

台湾政治人物出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出书也分很多种,有退休政治人物出的书,内有诸多事实澄清和经验总结,颇为值得一读,也有现役政治人物出的书,通常是在选举期间造势之用,所以基本上都是正面宣传,对粗略了解当事者来说有其功用,但其真实性要打上很大折扣。

马英九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之后出的书,则相对来说是比较独特的存在。首先,马英九已经卸任,因此,他的总结回顾当然不同于一般的竞选宣传,尤其是马英九自述这是自己的深刻反省,坦诚过去犯了许多错误。但另一方面,马英九却也是退而不休,依旧在台湾政坛相当活跃,在九合一选举期间的辅选工作也是颇为卖力,因此说他是退休政治人物并不合适,这也注定了他的《八年执政回忆录》很难成为盖棺论定的自我定位,而仍需面对现实政治需要的妥协,恰好妥协也从来都是马英九的政治性格,因此,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种政治宣传之作。

这本书虽然号称是马英九的回忆录,不过并非出自马英九自己的手笔,而是过去其核心幕僚、前总统府副秘书长萧旭岑执笔,论述的视角也同样是萧旭岑,这也难免在文字上缺乏足够的真诚,仍有不可避免的媚上之风,再过十几年之后,等到马英九能够真正退休,静下心来对过去的从政之路做一番梳理,应该会更好读一些。

言归正传,这本书从马英九退休后面对的司法追杀论起,为本书确立了基调,即自身问心无愧,却又遭到反对党的无情打压。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事实,马英九在泄密案、贱卖党产案等官司上,确实受到相当不公平的对待,民进党的政治操作斧凿极深。但话又说回来,马英九详述接获检察总长黄世铭的报告才决定“斗王”,以及当年着急以低价卖出国民党的“三中”党产,其实也算不上光明磊落,若说没有政治动机,根本也说不过去,因为不符合政治运作的常识。事实上,马英九在回顾“马王政争”时,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他一方面强调自己曾经与王金平沟通,因此没有斗争他的动机,另一方面也承认在王仍然在马来西亚期间,就忽然举行记者会,中间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这是他说不清楚、也有意淡化处理的重要细节。

也正是因为这种有意的规避,注定了马英九的反思依然是隔靴搔痒,难以化解外界对他的批评,这也让他的所谓反省在力度上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不过,除了在政争上的原罪之外,马英九在内政、外交以及两岸层面的工作,确实值得给予公平的评价。无论是金融风暴还是八八水灾,马英九专门辟出一章来做细节介绍,其中对时任行政院长刘兆玄请辞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但话又说回来,当时马英九身为领导者,却不能保护下属,这也注定了他八年任期之内的人才不断流失的命运,纵使台湾有再多人才,也经不住这种虚耗。对比一下如今蔡英文的用人,她的圈子显然比马英九小的多,很多重要人事都只能在几个人之间来回轮换,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真正属于蔡英文重视的人物,都会得到蔡英文的保护,而马英九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最终只能让下属扛责。

另一个令人惋惜的人事问题就是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因为美牛案请辞,虽然美牛案引起社会争议,但马政府完全可以在处理好对美关系以及化解台湾民间疑虑之间找到平衡,却最终只能靠牺牲一个重要幕僚的方式化解民怨,实在是代价太过沉重。马英九在书中强调自己的两难,也对自己的沟通力度不够有所反省,但显然还是有些避重就轻。

内政问题上马英九多次提到的还包括能源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核能议题,他摆出若干数据来证明核能的必要性,质疑民进党废核主张所必然导致的困境。只可惜,他在自己执政期间,也并没有展现坚持己见的魄力,一路退让才导致核四问题注定变成僵局。可以看到,马英九虽然说了很多自我反省的话,但很难让人相信他要重来的话,会将问题处理的更好,因为,自说自话只能在自己的同温层中获得温暖,却难以在实务层面展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英九在对美日外交以及两岸问题上,可以说表现最好。众所周知,美日关系对台湾具有十足的重要性,如何赢得美日支持,却又能避免台湾的利益受损,这颇为考验台湾领导者的政治智慧,我们看到现在蔡英文全面倒向美日的做法,再来看看马英九的某些坚持,应该至少会感到些许的宽慰,因为在钓鱼岛、南海议题上,马英九还是坚守了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没有因为两岸之争而让外人得利。当然,很多大陆民众仍然感到无法谅解,但这是两岸根本层次的矛盾问题,是立场主张的差别,在此暂且不表。

总体上来看,马英九这本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维系自己的政治高度,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继续说服台湾社会,但很可惜的是,台湾社会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他的主张,最快速流转的台湾民心趋势下,日趋浅碟化的政治思考早已垄断了台湾的政治场域,这也注定了马英九的政治遗产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很快被人所遗忘。现在那么多人怀念马英九,其实并非认识到马英九的正确,而是感受到蔡英文的荒腔走板,如果马英九再度回到台前,他所面对的局面只会重新来过,这与其说是马英九的悲剧,不如说是整个台湾的困境。

 

 

本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为历史留下珍贵的纪录 高希均

序 走这一路 马英九

作者序 「马英九路线」对台湾的意义萧旭岑

楔子

 

第一章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卸任之后:面对司法追杀、冷静沉着因应

 

第二章 感恩台湾社会厚待一个战后新移民之子

—胜选之日,任重道远

 

第三章 那些稳定台湾情势的伙伴们

—执政前期艰巨挑战:金融海啸与八八水灾

 

第四章 让美国与大陆都安心的人

—掌握历史契机,打开两岸之路

 

第五章 拓展台湾的生路

—活路外交与对美关係

 

第六章 那一束在日本交流协会前的鲜花

—对日关係、钓鱼台、东海和平倡议

 

第七章 运筹决策,千金之重

—推动几个重大政策的回顾与检讨

 

第八章 马英九对蔡英文的忠告

—能源政策:核四封存与反省

 

第九章 就让历史来下结论

—挫败与挑战一:司法关说桉「九月风暴」

 

第十章 那些让台湾停滞不前的罪人啊!

—挫败与挑战二:太阳花学运

 

第十一章 跨越六十六年时空的真挚握手

—马习会(一)

 

第十二章 那一夜,习先生开口称了「总统府」

—马习会(二)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总统为何不能登上自己的领土?

—执政尾声:南海风云,政权交接

 

第十四章 担心台湾的未来到失眠的程度

—未竟之志:对台湾未来的建言

 

第十五章 马英九总统的前后期同学们

—前后任互动: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

 

附录:马英九执政八年大事纪

欢迎分享转载 →马习会 雕栏玉砌应犹在:马英九《八年执政回忆录》阅后心得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