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区未来五年的变化都在这里 2018年就有这么多大动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呼和浩特新城区未来五年的变化都在这里 2018年就有这么多大动作

发布时间:2020-07-28 03:46:35

原标题:你期待的新城区未来五年的变化都在这里 2018年就有这么多大动作...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城区未来五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新城区今后五年的发展要求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统筹建成区、东河新区、大青山前坡三大区块发展,聚焦“建设现代城区、科技城区、民生城区、生态城区、文明城区”五大目标任务,实现“创新创业、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在全市领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型首府城区。

建设现代城区

△网络配图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促进现代金融、通用航空、旅游休闲、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构建以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为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网络配图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统筹三大区块联动发展,着力提升建成区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推动东河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大青山区域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全面提升全区整体品位和档次,形成布局更合理、特色更鲜明、功能更健全的城市框架,努力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综合实力进入自治区103个旗县区前三甲。

建设科技城区

△网络配图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立足新城区实际,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科技密集、资源消耗较少、综合效益较高的经济体。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形成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和政策保障。深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注重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到2022年,培育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30家以上,建设特色产业研发机构、开放型实验室、公益科研机构50家以上和现代化科普场馆5处以上,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形成以科学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民生城区

△网络配图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夯实教育强区地位,加快建设健康新城,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走在全市乃至自治区前列,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群众收入水平,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让全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生态城区

△网络配图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更高目标迈进。以更大力度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大青山前坡12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揽山入城”战略,启动实施大青山600平方公里生态建设工程,切实筑牢首府北部生态屏障,全方位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到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区绿化率达到 40%。坚持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城。

建设文明城区

△网络配图

持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管理,加快形成科学高效、覆盖全面、共建共享的现代城市治理新格局,持续优化城市功能,精致化、精品化建设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形象。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动我区从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塑造“文化新城”品牌。扎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2018年新城区这么干...

△网络配图

· 全力推动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新泰天逸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作用,积极鼓励大型商业银行、第三方融资平台公司等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推动现代金融业集聚发展。

· 积极推动恼包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建设,以呼和塔拉会议中心、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为支撑,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

· 积极引进宏隆生物科技总部和研发基地。继续推进通用航空总部基地建设,加快构建“通航+旅游”区域航空运营网络,做大做强总部经济。

· 推动城发(恼包)公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

· 充分发挥易世界中俄蒙易货交易平台等项目作用,不断壮大交易规模,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端化发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网络配图

· 高起点打造首府科技创新核心区。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东河新区30平方公里科技创新核心区的策划、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和800亩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控制性规划。

· 构建以大数据应用、新能源、生态环境、健康医养、生物科技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以科技展示、产权交易、商务公寓、商业街区为支撑的科技创新生活空间体系,以政府引导、多层次社会资本参与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以科技创新网络、企业研发需求、人才激励引进等为要素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打造呼和浩特科技创新示范园。

· 加快推进内蒙古节能环保暨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园、联通西北基地二期、浪潮大数据产业园、银宏生命科技产业园二期、东源环境治理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科技创新企业300家以上,把东河新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科技创新高地。

△网络配图

· 做大做强大青山全域旅游产业。启动实施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二期、恼包影视基地、水磨特色运动休闲小镇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蒙草草博园、沙恩葡萄园等工程建设。

· 不断完善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加快八路军120师与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会师遗址等红色革命基地建设。

· 积极引进国际徒步联盟、宽河驿马房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无人机表演等特色户外项目。

· 继续提升水磨、奎素等村庄农家乐经营水平。保护传承好古路板龙灯节、讨思浩天仓节等优秀传统文化。筹办好呼和塔拉冰雪灯光艺术节。

· 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水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启动实施田园综合体和骑行驿站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加快形成足球文化、户外休闲、冰雪运动、草原风情、生态观光、历史文化、民俗体验七大旅游品牌,全力发展四季旅游、全域旅游,打造大青山5A级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区。

· 切实筑牢首府北部生态屏障。启动实施2万亩欧元贷款碳汇林二期项目。启动哈拉沁沟、面铺窑沟等6条沟域生态修复。完成大青山前坡裸露山体恢复工程。积极打造敖包小镇。建设千亩丁香园。加快完成大青山腹地30个自然村生态移民。完善村庄周边绿化和移民村腾退空地绿化。

· 着力推进“绿色城区”建设。启动实施东河以东渣土山绿化工程。完成扎达盖河沿河绿化。继续推进小街巷、小广场的公共绿化和小区庭院绿化。改造提升铁路体育公园等8处绿地。完成庭院绿化120个。全年栽植苗木50万株(丛),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

△网络配图

· 全面完成机场北辅路,地铁1、2号线等重大工程征拆任务。进一步加快哲里木路、海拉尔东路高架快速路建设进程。推进扎达盖河东路等9条重点道路征拆工作。完成呼和塔拉大街西段拓宽改造工程。改造建设三合村三街等12条小街巷。

· 加快实施北二环区块等12个棚户区和56块城市边死角征拆改造。启动三卜树、塔利、沙梁和恼包等村庄的整治改造。全面加快毫沁营、代州营等15个棚户区回迁房建设,确保5300户居民如期安置。

· 提升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对部分功能缺失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完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着力抓好呼和塔拉草原景区等区域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

△网络配图

·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满足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确保惠东小学和苏虎街实验小学北校区建成使用。积极引进清华附中、启迪教育等优质资源,推动27所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提质发展。

·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特级教师组建教育智库团队,促进我区教育优质化发展。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扶持2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9所中等职业学校。

· 启动实施“三名工程”,设立中小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让每一个孩子乐学善思、全面发展。

· 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第十九中学等22所中小学校搭建教学网络、视讯监控平台。建立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相关链接: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过去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从514.6亿元预计增长到842亿元,连续五年领跑首府九个旗县区,位居自治区103个旗县区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7.6亿元,比上一个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增长48.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由445.4亿元预计增长到756.8亿元,总量稳居自治区第一。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由89.2%提高到93%,始终发挥着经济加速器和稳定器作用。

丨内容来源:新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视频来自腾讯搜索

丨本期责编:杨静远

丨本期校审:哈图

丨本期审核:高金玲

欢迎分享转载 →呼和浩特新城区未来五年的变化都在这里 2018年就有这么多大动作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