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图 琴棋书画源流回溯 五千年同生共承它们一起走过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琴棋书画图 琴棋书画源流回溯 五千年同生共承它们一起走过

发布时间:2020-08-05 06:03:46

琴棋书画四艺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古称“四艺”,源远流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有无交错共通之处?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 @棋韵书痕 的《琴棋书画四艺简谈》系列。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及绘画等四种我国古代艺术形式或技艺,它们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怡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有“四艺”、“雅人四好”、“文人四友”等雅号,“四艺”之中,“琴”与“制礼作乐”有关, “书”首先乃用于实用的书写,“画”为描型写物,而“棋”则属博弈之道,琴、棋、书、画以后慢慢发展为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活动和修为。

  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晋人张华在其所著《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而以文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书法当与汉字的萌生为同一时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综合诸类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尧舜发明围棋,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发明汉字,而绘画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或与书法同时出现,故琴棋书画这四大艺术门类都奠基于“三皇五帝时代”,地点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琴 网路配图

  “四艺”之中,琴居于首,乃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大量诗词文赋中也有琴的身影,如“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等。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现存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围棋 网络配图

  围棋作为一种策略性的二人棋类游戏,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后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南北朝时期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隋唐时期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

  当时弈风日盛,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而明清两代,座子围棋兴盛,清康熙末到嘉庆初,棋坛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

  到了近代,随着大国手吴清源东渡日本,到棋圣聂卫平擂台赛带动国内围棋热潮,乃至当今世界棋坛百花齐放,世界各国尤以中日韩三国棋手交流愈加频繁,围棋技术和文化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现代围棋呈现繁荣发展景象。

笔墨 网络配图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艺术家对汉字的艺术创造,表达更为深刻的艺术情感。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承传发展过程,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小篆,再由篆而隶、后楷、行、草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使汉字经历了图画文字、线条文字和点画文字三个阶段。

  与书法一样,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花鸟画在此时萌芽,至隋唐时期已发展成熟,宗教画也已达到顶峰;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繁荣成熟,山水画、花鸟画亦跃居画坛主流。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

书法和围棋都经历演变

  琴棋书画“四艺”,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永恒题材,在我国五千年浩瀚历史中不断孕育、传承,其形式和内涵也一直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丰富和充盈。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书法演进是随着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源流里渐进发展的,书法的每一类书体、书风的发展、演变都对应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的演变,同样,围棋在我国也经历了从17路到19路,从隋唐时期的数路法、到宋元乃至明清时期的数子法的不同规则及理论的发展,可见,“四艺”与其所处时期的人类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 →琴棋书画图 琴棋书画源流回溯 五千年同生共承它们一起走过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