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姓 天下欧阳姓氏谱图《珍藏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欧阳姓 天下欧阳姓氏谱图《珍藏版》

发布时间:2020-12-08 04:42:35

欧阳姓氏谱图

中华姓氏之一,为汉族复姓之首。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欧阳姓约为三百余万人。

欧阳氏出自姒姓,大禹之后,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传至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世守大禹之陵,从无余传二十余世到越王允常,允常子勾践(春秋时最后一位霸主),勾践之子鼫与再传五世至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之子蹄楚封于乌程欧余山之南(古南为阳)是为亭侯,其后子孙世以欧阳为氏,蹄之子孙因而姓“欧阳”或“欧”。

欧阳氏至汉武帝时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遂都居北方。至此欧阳氏分两派:一居青州干乘是为千乘派(今山东高青),一居冀州渤海是为渤海派(今河北南皮)。而千乘派世传八代尚书博士,最为著者欧阳歙,为人恭谦好礼让,王莽时为长社宰更始立为武原令,汉世祖光武朝历官至汝南太守,在郡教授数百人。九年征,为大司徒。建武15年冬坐前为汝南度田不实,因赃罪下狱,死于狱中。其子欧阳復无传世绝。千乘世系:睦→和伯→巨→远→高→仲仁→地余→政(八世尚书博士)→歙→復(世绝经不传家)。渤海派居冀州重合县都昌乡仁贵里,传数世均不显。晋时有曰举、曰迹、曰纯者,随晋南渡散居丹阳.吴郡.豫章。后有名欧阳建字坚石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为之语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历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晋惠帝末年遭赵王司马伦作乱(史称八王之乱),见杀。其兄(名基)之子欧阳质字纯之,惧祸及已,乃尽揭其族奔江南,家临湘(今长沙望城),江南有欧阳氏自质公始。

渤海一族遂乏人丁,质公之弟崇文官水衡都尉生一子成为颖王长史,成生晋,晋生启明为太子洗马,启明生乾,乾生焕,焕生景达为长沙初祖。景达生僧宝荔浦令,宝生子三頠(封始兴县候,薨赠车骑大将军,司空谥号“穆”)、盛(交州刺史)、邃(衡州刺史)。頠生子二纥(广州刺史)、约。(注史载有欧阳氏唐朝时已播及湘粤桂川等地)。纥公因兴兵乱而被诛,生子四询(唐太子率更令)、亮、德、器。约生子一胤。询公生子四卿(注粤区氏谱载为区氏始祖)、肃、伦、通(武则天朝宰相,进谏死节)。通生幼明、幼让,幼明生昶,昶生子二璟(侯官令彭泽始祖)、琮(吉州刺史,谱载生七子散迁袁州.吉州.衡州.豫章)。琮公→晤→彻→弦→邈→规子二:绪、谏→绪生子三彪、彤、萬,谏生子二:扶(江西瑞州祖).持(江西西山祖)。(有其他谱载琮公四世生彪彤萬)。彪公徙广州系久亡。彤公之后迁常溪与蜀口,且支多系繁。

萬公生和,和生雅,雅生效.楚,效生子三謨託詃,楚生子三堂弘戉,谱称为五世六宗。謨为安福洞渊祖,託为庐陵安德里祖,詃为安福黄石祖,堂为庐陵永和祖,弘为庐陵钓源祖,戉为安福义历祖。从此五世六宗日益繁盛,播迁南北赣湘鄂豫粤桂川黔滇皖苏浙及其他省和国外。(注:越南古名交趾有欧阳氏数万人)

唐谱表

文忠公谱图序

统宗世谱系述序

六宗世次縂歌

安福府君一世至五世圗说

欢迎分享转载 →欧阳姓 天下欧阳姓氏谱图《珍藏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