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族企业 外国家族企业怎样选接班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日本家族企业 外国家族企业怎样选接班人

发布时间:2020-12-24 15:53:12

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7日,董事会

国际调查机构麦肯锡(McKinsey)对家族企业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30%左右能够传递给第二代,能够传递给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到总数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能够在第三代之后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虽然选择接班人是董事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完成这个任务还是要靠现任CEO的协助。毕竟,他比董事们更了解企业战略和CEO的微妙特征。

目前,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第一代创业型家族企业已经进入权力转移时期。通过观察国际企业的传承,希望对国内企业有所启示,走向百年老店。

欧美企业:接班人从基层做起

今年5月26日,全球轮胎行业巨头米其林集团第四代继承人爱德华米其林(edouard michelin)不幸在海上捕鱼时遭遇奇怪的海难。43岁的爱德华与米其林的创始人同名,他的父亲弗朗索瓦在商海沉浮45年后,于1999年将接力棒传给了四个儿子中最小的爱德华。

爱德华于1963年出生在克莱门斯多迪。他从法国里尔高级技术制造学校毕业后加入了法国海军。退伍后,他进入家庭工厂实习。很快,他去米其林研究中心当学徒,在北美总裁的带领下,开始担任载重轮胎部总监,直到1999年才成为集团总裁。

米其林集团有200年的历史,是世袭家族企业。1928年,老爱德华提名他的两个儿子安德烈和皮埃尔为公司经理。可惜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去世。无奈,老爱德华只好把女婿罗伯特·普埃斯勒推到前台。1955年,安德烈的儿子,老爱德华的孙子弗朗索瓦重新获得了家庭经理的宝座。弗朗索瓦上任时,米其林在轮胎市场的份额只有6%,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增加到20%。

事实上,自1889年公司成立以来,米其林就实行了“双重合伙”,包括有限股东和普通合伙人。前者按出资比例承担公司的责任,并可出席股东大会、审阅年度报告、委派管理合伙人。

而普通合伙人则需要用私有财产来承担连带责任,承担团体责任。2005年,米其林集团由三个普通合伙人变为两个普通合伙人:爱德华和米歇尔·罗利尔。爱德华出事后,米歇尔·罗利尔暂时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商业环境已经相对成熟。欧美很多家族企业开始忽视家族成员的日常管理权,很多家族企业都是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甚至在几代之后,一些企业的家族继承人已经脱离了企业管理,成为纯粹的营利阶层。

如果继承人未成年,上一代就不幸去世了。家族企业将成立一个由律师和银行家组成的团队来管理财产。一方面会为继承人成立辅导小组,包括公司长辈和资深顾问,帮助继承人熟悉企业,达到法定年龄后再将企业交给继承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因企业领导人突然更换而带来的商业风险,这一点在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家族的希尔顿家族中已经得到实施。

在美国,很多家族企业的董事会或管理部门都有家族成员,比如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集团,甚至有些公司会邀请与家人保持多年友谊的朋友购买股票。

从现代管理体制出发,公司应该有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很多家族企业是三者结合。很多人批评这种情况可能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容易滋生内部腐败。但在运营中,如果家族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大部分都会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为与管理层不同,他们只关心眼前的自身利益,很多家族企业不愿意大比例分红,大部分把利润投入到公司的战略发展中,实现雪球式扩张。家族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负责人判断失误,或者无能挥霍,没有人能有效扭转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在家族成员占据董事会和管理层席位的公司中,即使存在严重分歧,家族企业最终也能迅速达成共识,尤其是在面对商机和市场时,往往更直接、更果断。

德国是家族企业的繁荣地区。近10年来,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飙升了206%,而非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仅增长了47%。此外,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家族企业的整体趋势强于非家族企业,这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的利润是稳定的。

宝马集团是老牌家族企业。宝马帝国的乔安娜·昆特(Johanna Quante)住在德国巴德洪堡的一栋普通别墅里。她沉默而节俭,就像普通的老太太一样。不同的是她拥有最新的7系宝马房车。宝马集团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其所有者Quante Family的财富超过200亿欧元。

1959年,Hulbeart Quante冒着极大的危险收购了巴伐利亚汽车厂,从而避免了被奔驰合并的噩梦,带领宝马逐渐成为奔驰的竞争对手。1982年,71岁的胡贝尔去世,胡贝尔的第三任妻子乔安娜掌管着宝马帝国。现在,78岁的约翰娜拥有16.7%的股份,第三代继承人斯特凡和苏珊娜拥有47%的宝马股份。苏珊娜现在是德国最富有的女人。但他们已经基本退出日常管理,过着低调的隐居生活。

但是,家族并没有把权力完全下放给企业。1999年,宝马因未能收购路虎而陷入财务困境。低调的Quante家族召开内部紧急会议。第二天就宣布了管理不善的CEO Pischetsrieder被扫地出门,米尔贝格博士接任。

几个月后宝马逐渐恢复。之后,全球汽车行业并购盛行,但Quantite家族拒绝了所有的并购提议。目前,宝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汽车制造商之一,斯特凡和苏珊娜在董事会都有重要的发言权。之后的2005年,宝马超越奔驰,夺得全球豪车第一。

宜家是瑞典知名企业。宜家的四个字母是该公司创始人英瓦尔·贡布·英瓦尔·卡姆帕德(ingvar Kampot)和埃尔姆塔yd Agunnaryd(他十几岁时住在那里)的首字母。目前宜家在32个国家有202家分店,贡布有280亿美元。

坎普拉德80岁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生了三个儿子,彼得、乔纳斯和马修斯。现在公司的权力已经移交给他们了。坎普拉德将公司的资产分为三部分,这限制了他的儿子改变公司的运营。没有哪个孩子能动摇公司的基础。彼得是宜家集团核心力量宜家荷兰分公司的董事长;次子乔纳斯负责整个集团的产品生产;小儿子马修斯留在集团总部,宜家聘请职业经理人安德斯·德尔维格(Anders Delvig)担任CEO,负责日常运营。

欧美家族企业的第一代接班人都是从底层开始的。比如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儿子小沃森,天生风流,不爱学习。但二战后,小沃森加入IBM,开始在基层做销售。1956年,老沃森正式将权力移交给小沃森。当与儿子握手的镜头出现在《纽约时报》上时,IBM是美国第37大公司。

再比如福特家族第四代传人威廉·克莱·福特二世。家里那么有钱,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会计公司来理财。尽管如此,福特还是在1979年加入该公司,最初是一名产品规划分析师,并在美国和欧洲分公司的制造、销售、营销、开发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工作。自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该公司的董事长。

目前国内大部分家族企业在传承到二代的时候都是模仿这种方式。但是,很多欧美企业经过三代之后,已经逐渐退出管理。比如半个世纪前赫赫有名的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公司,目前都是作为股东参与企业。所有权,而不是控制权,不再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日本企业:考虑精英管理和任人唯亲

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家族企业就广泛存在。日本家庭成员的纽带比中国家庭弱,责任和义务也不强。家庭成员不必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承担。日本普遍存在“宁愿把继承权传给外人,也不愿传给自己能力低下的儿子”的现象。明治维新时期,这种继承方式高达25%-35%。

在日本,很多家族企业为了防止自己后代的孝顺导致家族企业的衰落,都收养了德才兼备的儿子来继承家族企业。丰田汽车第一任总裁、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将王位传给养子。

从日本的家庭观念和对天皇的尊重来看,日本保留了更多汉唐时期继承下来的氏族制度遗产。当这种精神渗透到民族之中,体现在企业管理中时,就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企业传承风格。

长期以来,中国有一句话叫“三代不富”,经营良好的家族核心人物一定是高人一等的,但这并不能保证他的后代一定是能力超群的人。特别是中国家族财产继承权在血缘关系上的排他性,类似于艺术家“内传外”、“男传女”。这些习俗和信仰阻碍了财富的积累,并在中国家庭财产中代代相传。

另一方面,日本因为注重家族企业的传承,而不是单纯的注重血缘关系的延续,在宗族纯洁的问题上没有顽强的坚持,而是更注重选拔人才和人才。所以日本很多公司都有养子,养子和女婿都是“洋名”,但只要有才华就可以继承家业。此外,日本家庭高度倾向于家庭财产继承的主要继承人,而不是采取平均分配给多个继承人的策略,从而保持整个家庭财产的完整并专注于竞争力,因此日本的百年老店远远多于中国。

比如三井财阀,17世纪开始营业,一直繁荣了300多年,直到日本战败解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收养养子继承家业。仅从1900年到1945年,三井财阀旗下的29位父母,即户主家庭、第五家庭和第五家庭中,有6位是养子,占21%。

安田财阀创始人安田虽然有个儿子,但他选择女婿做继承人,完全是为了选拔人才。日本著名百货公司伊势丹的第二代创始人和他的继任者高乔·依平都是这个家族的养子。

但目前日本很多大公司都采用家族后裔进入董事会,聘请人才进行日常运营的方式,比如丰田公司,类似于西方。

1924年,丰田章男发明了纺织机,1937年,丰田章一郎投资1200万日元成立丰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从此丰田成为丰田家族。现在公司价值4000亿日元左右。经过多次分拆和稀释,丰田家族拥有的公司股份不到10%,但仍是家族企业。2005年6月,63岁的渡边捷昭成为丰田总经理,48岁的丰田家族丰田章男被任命为特别董事兼副总经理,这是一个名义上的职位,但实际上并不掌握权力。

目前很多家族企业的领导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单纯靠保住工作是很容易衰落的。因此,家族企业也在专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寻找有能力的人,通过上一层楼来领导企业,甚至开始第二次创业,从而永远不会在社会和经济波动中陷入困境。

今天的丰田,三井,三菱等。在日本,雇佣外人来管理他们的企业,他们确实有工作的权利。中层干部中,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这些员工早就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从而实现了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终身员工制是最大的特点。既让员工安心,又增强了“以公司为家”的责任感。同时,员工继承父亲的职位是很常见的,父亲的表现是儿子的榜样,对公司的稳定大有好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日本公司没有经历爆炸式增长,而是稳步发展,但许多日本家族企业凭借其稳定性和凝聚力进入了“百年老店”的行列。

一个特点是日本养子继承皇位的比例很大,这是由于武士时代的习俗——武士多招女婿但很少养子,养子大多成为岳父的继承人。

松下电器有限公司是由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立的。松下幸之助自称“创业之父”,但晚年意识到没有人能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创办了pHp研究院培养人才。最后,在1961年,65岁的松下幸之助将总统的权力传给了他的养子松下幸之助。2000年后,松下的总裁是中村邦夫,总裁是森喜朗,两人都是有权势的人物。松下幸之助的孙子松下幸之助只担任过副总裁。

家族企业传承的风格差异

香港李锦记集团是在亚洲经营了四代的中国家族企业。李锦记集团由李锦上先生于1888年创立,历经李锦上、李兆楠、李文达、李蕙敏四代,已有118年的历史。企业的股份,世世代代都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李锦记下一代有五个后代:四子一女。美国大学毕业后,四个儿子都回到香港为李锦记工作。当然,集团也意识到了这种内部人规则体系的缺陷。作为一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他们在2003年8月任命了一位著名的香港会计师作为公司的第一任非执行董事。

李锦记的家庭委员会是一大特色。它是最重要的决策机构。它由李文达第三代领导的26名家庭成员组成,包括7名核心成员。很多家族成员没有股份,但也是家族委员会成员,家族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是持有企业股份的成员。

家族委员会在企业董事会之上,每三个月开会一次,为期四天。在家庭委员会中,成员们不谈生意,主要讨论家庭构成、价值观和接班人的培养。

虽然家庭委员会和董事会在人员上有重叠,但机构是分开设置的。与企业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如组织、战略计划、员工雇佣、股权转让和股息分配政策,在董事会会议上讨论和决定。

从全球角度来看,一些家族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李文达给后人定了一个规矩:第一,婚后只能有一个家庭,否则就退出董事会;第二,不能离婚,不然就离开董事会,可以保留股份,但不能参与决策。李文达认为,许多家庭专注于商业,如果家庭不和谐,他们的职业生涯就会破裂。

按照中国传统,继承父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总的来说,中国圈在培养孩子的做法上非常相似。比如“超人”李嘉诚,把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送到美国留学,回国后进入企业。据说他儿子八九岁的时候,李嘉诚让他们参加董事会,刻意培养他们的商业精神。

刘永浩是内地一家富有的民营企业,也送女儿常陆去美国留学,几年前留学归来。目前,常陆是南方希望集团的法人。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我在后台学习如何操纵企业,与父亲进行社交,进入并熟悉父亲的人脉,准备接班。

但在内地的中小型家族企业中,也有目前没有接班人的担心。截至2005年底,浙江共有中小企业30.4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6%,但只有14.5%的企业家明确希望子女退休后掌管企业。

因为很多创业者都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得更轻松。此外,许多年轻人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不仅仅是创业和创业。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的生活。

在西方发达社会,很多企业家,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家,都想把财富留给社会。比如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已经在幕后退休了。他一再表示,他想把自己的大部分个人财富留给社会。

中国民营企业家牛根生最近透露了类似的想法。因为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提倡个人价值的发现,另一方面是物质利益的诱惑。因此,一些继承人选择享受盛宴的乐趣,而其他继承人追求独立的生活——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不同的例子。日本和欧洲的家族企业为什么稳定,答案可以从他们的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中找到。

链接:

今年6月7日,胡润在上海发布了全球最古老家族企业榜单,全球100家家族企业榜上有名。第一名是日本大阪的寺庙建筑企业金刚集团。始建于公元578年,流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第二位是日本小松市的苏进温泉酒店,始建于公元718年,流传到第46代,距今已有1288年的历史。第三位是法国的酒庄(Chateau de Goulaine),创建于公元1000年,经营葡萄园、博物馆和蝴蝶收藏。这份名单中有10家日本公司,66家欧洲公司,没有中国公司,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商业环境在近代非常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榜单的大多属于中小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 →日本家族企业 外国家族企业怎样选接班人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