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新 【殘道论坛】纪念武哲先贤赵道新先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赵道新 【殘道论坛】纪念武哲先贤赵道新先生

发布时间:2020-11-02 20:19:11

已故武术家赵道新:“中国武术”是没有前途的
近代武林,国内只出了一个明白人,那就是赵道新先生。他是第一个以思辩的态度批判传统武术的,包括自身的形意和八卦,甚至质疑他的后期老师王芗斋。赵道新先生被誉为传统武术界的“格斗王”,他治学严谨,敢于挑战权威。尽管年轻时国考战绩不佳,尽管晚年也编了个心会掌?但先生却是百年来第一个用力学、运动学、生理学、解剖学、物理学解释传统武术的,先生爱武术,恨武术,最终选择了救武术。
首先他客观的用科学代替以往拳学中通篇的丹田、五行、八卦、阴阳、大小周天等玄妙学说,又否定了许多无法论证的武术迷信论调,为拳学求真者驱除弥障,拨云见日。试想,假如先生活到今天,读到李仲轩老人神书《逝去的武林》,一定会笑到喷饭,气到吐血!

道新先生是我的楷模,薛颠先生是我的神往。道新先生拳论中的发力模式,是我做学术的不二朴真。现代科学印证出来的,首先是科学通透,不迷失方向,不堕入误区。 相对于拳击的肌肉伸缩力,残道门的小关节发力,更为省力、精巧、效率、智慧,当然若有拳击的基础,绝对事半功倍!五独手是软手的求力过程。有掌就有拳,单连变线,则是单拳连击S弧线的求力盘取。腕为活动轴,发力奸、短、猝、险,打的是力臂与力矩的不同支点,残道门小功法”半把抓”具有代表性。 鞭梢力的求取与连击,有效解决了上肢的子弹头远距攻击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抖弹力问题,需要一段时间不懈的操盘求取,换劲过程痛苦不堪。
十天前我在洛阳集训弟子蒋伟,他有刻骨铭心的体悟。我要说,伟哥,师父已经给你减负了,要不吃饭拉屎你都成问题,拿筷子手都哆嗦。
身体重力,手法重力,加速重力,不同距离,各有担当。但首先要求出凌厉梢节力,不失连续。传统武术根节力非常漂亮,尤其控制下的讲手放人,但是持续打击力和变速力不足,移动更是外行。零距离打击,俗称贴,传统武术根深蒂固,然而中远距离攻击乏陈无术,干着急,打不进。不能近身,何谈发力?
担斩、兜掸、揣掸、掸斩、剐担、兜斩、双钉、钉斩。求劲得力,一要得法,二要科学,三必须过痛苦关,如此才能换劲,达到梢节似水银,双臂似皮鞭,落点如灌铅的毁灭性杀伤!
审美,能量,艺术,三者合为一,就是残道门软实力!而基功,则是将规律性的加以提炼,反复锻造。五独手和独臂拳,残道门手搏的核弹头,所有初学者,必须由此开始,先学会动手能力,同时锐利拳掌武器,提高自信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谨以此文,纪念武哲先贤赵道新先生,感谢在某些层面,某个阶段影响了我的武林同道朋友。

秋离执于2014.11.13襄阳王府绿影壁 以前写的东西又拿出来,很老的东西了,没有去吹捧自己的意思。主要是想告诉朋友们、兄弟们,在学武的过程当中要学会用客观的思辨态度去看待一些问题!你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听见的或者是没有听过的,要客观的去思考去看待,去分析。其实,一勺水便可知道天下海滋味!
什么是残道?残则软也,软则水也。水则活也,活则变也。变则通也,通则达也。达至四面八方,无极不到也!

欢迎分享转载 →赵道新 【殘道论坛】纪念武哲先贤赵道新先生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