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 中国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凯旋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马晓春 中国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凯旋

发布时间:2020-11-16 10:10:52




6月4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理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专家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圆满完成为期52天的支援黑龙江牡丹江、吉林等地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凯旋而归。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良伟在车站迎接




我院院长尚红院士在车站迎接



我院党委书记王振宁在车站迎接




与科室同事合影




热情洋溢的迎接队伍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之初,马晓春教授作为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专家,在1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会议后就进一步明确了对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影响的判断,一个有关抗疫的“整体”思路在他的脑海里初步形成。

他向管理部门建议应使更多具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经验的专家参与管理和决策;他参与推动重型标准的修订,建议对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管理;他建议在管理上要根据患者总量和严重程度,合理精准的调配医疗资源,组成以重症医学专业为主的管理队伍;他建议各地医疗队以“整建制”模式接管相应病区;他建议重症患者应集中救治……马晓春是这么建议的,也是这么执行的。从1月20日开始,他便带领着中国医大一院的重症治疗团队奋战在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第一线,守辽宁、远程支援武汉重症治疗、驰援黑龙江牡丹江、吉林,哪里有需要,哪里便有他的身影。此外,马晓春还在重症医学科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带领为数不多的人员为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马晓春牵头组建了辽宁省重症患者救治前线指挥部,设计建立省内ECMO机动小组、重症应急支援梯队,集中全省的重症医学资源共同应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他辗转于省内沈阳、大连、锦州救治中心,先后五次赶赴朝阳进行会诊,为保持我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低死亡率做出巨大贡献。

马晓春还与医院众多专家一道,坐镇医院后方,为医院派往武汉的三支医疗队提供技术支持,对前方发回的重症病例进行多学科会诊,提出合理化诊疗建议,为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马晓春教授奔赴牡丹江


4月14日下午16时,已在辽宁抗击新冠战场奋战三个多月的马晓春,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乘坐高铁奔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指导当地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在牡丹江开展救治工作

在牡丹江,马晓春和来自其他省份的重症专家一起支援从绥芬河转运至牡丹江市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一个月以来,马晓春与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用丰富的重症救治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技术为当地医院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共指导救治409例病人,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人22人,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










在吉林开展救治工作

5月14日,在完成牡丹江的抗疫工作后,马晓春接到紧急通知,以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身份,转战吉林和舒兰,指导和支援两地提升新冠肺炎防治救治能力。到达后,马晓春深入当地定点医院,帮助其理顺院感流程、查找防控漏洞、分析出问题原因、讨论整改办法、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确保新疫肺炎患者筛查与救治有序进行。马晓春每日进舱对病人进行床头查房,及时调整病人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亡率,为守护患者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白衣长城。

与舒兰治愈患者郝某合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的各项工作部署,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先后派出多支医疗队,守辽宁、援武汉、绥芬河、吉林,在各条战线上都圆满地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同时严格落实院感要求,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与担当。

欢迎分享转载 →马晓春 中国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凯旋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