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友记】蒋永清(86届硕,浙江):很“牛”的农大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寻友记】蒋永清(86届硕,浙江):很“牛”的农大人

发布时间:2020-07-21 11:04:56

校友简介:蒋永清

蒋永清,男,1961年9月生,浙江义乌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浙江省农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草食家畜研究室主任、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草食动物和草业分会会长、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分会理事、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奶牛协会副理事长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处长;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并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反刍动物的营养与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其中1991年11月-1992年10月在日本进修,2003年6月-2003年11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2001年7月-2003年1月任云和县科技副县长,2003年4月-2009年3月,任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支部书记。1997年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培养层次,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增聘为国家奶牛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参加国家、部、省等课题50多项;获得省级以上成果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三等奖6项(排名第一,2项;第二、三、五、七各一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多篇,主参编著作6册;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相关行业标准1个;培养研究生20余名。

时光荏苒,岁月翩跹,沧海桑田,三农不变。三十年前,一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浙江农科院牧医所从事着自己心爱的“牛”的研究,弹指挥间,已经三十年了,他就是蒋永清。三十年来,他勤勤恳恳,专心务实,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这位半百有为的学长进行了访问。

那年,我考上了农大

1986年,蒋永清如愿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当时,他对这里的评价就是四个字——藏龙卧虎。从学长口中得知,他当初学的是动物营养专业,虽然高校还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但北农大却聚集了动物营养学科五个顶尖教授。“当时的农大位置比较偏,设施也比较简陋,虽然硬件条件和现在是不能比的,但是富含优质师资和优秀文化的农大却是学习的好地方。直至现在,蒋永清学长对农大还是怀有很强烈的情感。“我今年早些时候去中国农大开过一次专场招聘会,也算是对母校的一个小小回报。”在学长与其同事的交谈中,我们也可从学长字里行间看出他身为农大学子的自豪感。“我三十年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所以我现在特别愿意把母校的优秀学生招聘到我们农科院去。”

当谈到使他印象深刻的老师时,他颇有感触地说到:“这里有两位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位是冯仰廉;第二位是当时动科院的书记陈金大。”冯仰廉先生:学识渊博,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造诣很深;学风严谨,精益求精;生活方面也十分简朴。蒋学长深情地说道:“冯先生平易近人,关心学生。我在双桥农场做试验,他把学院分给他的一份猪肉托人带给我。事情虽小,却让我至今难忘,一直都很感动。”第二位是陈金大书记。“在理念方面,农大的老师,特别是陈金大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在访谈中,蒋学长不止一次的向我们强调关于理念的问题,他认为在我们四个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理念也要实现现代化。“浙江许多地方,物质水平已经达到现代化水平,但是理念还需要加强。”讲述这个问题的时候,蒋学长一字一句都十分地铿锵有力,“陈金大老师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时代,也为他的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陈金大老师曾经给蒋学长讲过:“你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毕业了以后肯定会当大大小小的官,所以你们要学会一种处事的能力。他当时的做法就是:学生轮值干部,这样毕业以后全班人都会当过班干部,都会得到培养和锻炼。记得当时我们是20个人嘛,因为我是预备党员,所以我是先当书记,加上班长一共是六个人,支部三个,班委三个,每年一换,加上有两个推荐到学生会工作的,这样,到毕业时,二十个人全部当地班干部。”陈老师的方法让每一个队员听后眼前一亮,在三十年前就有这个超前的想法,的确令人钦佩。若干年后,蒋永清从恩师那里获得的宝贵经验,在工作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所以当我在畜牧所当书记的时候,让每一支委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人出彩的机会。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这个是我对陈老师印象非常深的一点。”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每当蒋永清学长谈到自己的老师和大学时光,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感叹在求学过程中,一位良师,一份浓厚的师生情便足以形成人生道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足以让人回味一生。

毕业30周年母校相聚

兢兢业业,一干七年

蒋永清目前是浙江省农科院的人事处处长,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七年。七年前,他从科研方面转入管理层,一步一步走到了人事处处长的位置。蒋学长用风趣的语言和我们说道:“我是属牛的,管了半辈子的牛,现在开始管人了。原来是管低等动物的,现在开始管高等动物了。”虽然入手管理层,但是他从来没有放下自己的科研,不仅如此,他更把二者很好的平衡起来,“我是管理者,也是科研人员。”他在科研方面很厉害,比如2013年他拿过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很多人都只是专精一个方向,但蒋永清却很好的兼顾了两个方面,而这也是最让我们佩服的一点。

在这个年过半百的年纪,他没有选择安逸,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怎么说呢,我已经没有周末的概念了,有的时候甚至没有白天晚上的概念。”提起管理和科研这两方面,蒋处长向我们坦言道,他个人是偏向于科研的,因为是科研起家,一生的兴趣也全在这里。管理方面,也可以做到无愧于心。当初担任这个职位,由于熟知科技人员的要求,没有传统管理人员固有思维的束缚,又有以动物为本的爱心,他积极探索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岗位设置、绩效工资、考核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很多人都对他说,走了管理这条路,就最好不要搞专业研究了,但是对于蒋永清来说,“如果专业与管理只能选一项,那可能就回去养牛去了,人事处长也不要干了。”在他看来,平衡是一种艺术,他能够很好地把专业和管理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或许这么评价蒋永清学长有些夸张,但是他兢兢业业的精神却是这个时代最为精彩的写照。

三农情怀

蒋学长说,他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与农大教育及其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谈到农大对自己的影响时,他恳切地说到:“首先就是‘三农情结,三农情怀’,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农民嘛,所以体会比较深,当官的时候自己也没有任何的官架子,只是想要做些实事。”这句话也正体现了蒋学长务实的做风和低调的性格,他从不宣传自己,就像我们在看到蒋处长以前的老照片时总是只在照片的边上找到他。他工作起来就像农民一样勤恳,他讲道:“现在自己工作起来没有时间,老婆说回家仅是为了吃饭和睡觉,,现在所有的爱好都没有了,就是晚上走路锻炼,电视基本不看,晚上吃完饭后在单位内部走3圈,然后去办公室断续工作。早上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起的早,7点左右吃完饭就去办公室。”蒋学长的三农情怀使他在内心深处很想帮着农民做一些事情,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养牛场给农民指导养牛。

三农情怀,谈之容易,做之极难啊,但是蒋永清,我们的老学长,却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了,而他这一生也正是在为三农奉献。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他能时时刻刻铭记农大百年的校训,这正是令我们敬佩的地方,同时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编辑:邓娇

欢迎分享转载 →【寻友记】蒋永清(86届硕,浙江):很“牛”的农大人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